聚焦消費金融:機構面臨全新的競爭和轉型壓力
近年來,伴隨著政策利好的相繼出臺、資本的青睞,“消費金融”已逐漸成為中國金融領域的熱詞。在此間召開的2016消費金融全國巡迴峰會暨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消費金融過去一段時間發展迅猛,但機構正面臨全新的競爭和轉型壓力。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看來,依靠消費以及消費背後的金融創新的支持,一方面能夠助力於當前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潛在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整體的風險實際上還是相對可控的,消費金融還有比較大的創新空間。
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居民消費性貸款餘額為18.9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另據波士頓諮詢的預測,到2017年,中國該類貸款的餘額將增長至30-40萬億元。與此同時,國家政策也在積極推動消費金融的發展,鼓勵居民消費。今年3月,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頒布《關於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促進消費金融發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則提到要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産品等。
楊濤進一步指出,消費金融需求潛力巨大,但是供給仍然處於藍海階段。從供給層面看,消費金融供給趨於多元化,但是仍需差異化發展。消費金融産品作為現代金融業最重要的創新領域之一,也是金融市場活力與機構盈利的領域之一,消費金融機構也面臨全新的競爭和轉型壓力。
對此,神州融聯合創始人黃海珈亦表贊同。黃海珈認為,在消費金融行業有四大行業痛點:資金、效率、大數據和IT,“比如效率方面,銀行擁有非常先進的自動化決策技術,而一些規模達幾十億元的消費金融從業機構,其信貸方法還停留在手工和線下的模式,效率非常低。”
黃海珈進一步指出,為此,神州融和消費金融生態聯盟的合作夥伴,希望一起打造萬億消費場景和資金連接平臺,這個平臺具備風控雲服務的能力,包括信貸審批這一套雲端服務的全流程,類似一套銀行系統,採用了自動化決策技術能力,提供給客戶。在這之上通過大數據決策和機器學習,幫助消費金融場景端來發現風險洞見。
針對風控方面,來自益博睿的解決方案負責人羅文強認為,大數據徵信將是未來風控的一個關鍵。現在消費金融行業趨勢的關鍵詞是場景和細分,“市場做得很細分,有的做年輕人教育,有的做房租,也有做旅行,所以説場景決定空間,場景來自於細分。像年輕人這些增長,他們的信用體系,給我們提出了很多要求,大數據徵信將是未來的一個關鍵,未來數據的資産會成為風控的一個重要環節。”(記者 陳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