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金融越走向深化就越要根植實體經濟
G20杭州峰會吹響了我國乃至全球新工業革命的號角,同時,也給我國産業金融的發展打開了廣闊的空間。但仔細考量,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走向深入的關鍵時期,因影響因素複雜,所以,産業金融深化發展的確不容易,但産業金融越走向深化,就越要根植實體經濟。
金融與産業融合
才能産生更大價值
當前形勢下,無論是互聯網支撐下的現代製造業産業如何轉型,都不能無視産業金融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産業金融是在現代金融體系趨向綜合化的過程中出現的依託並能夠有效促進特定産業發展的金融活動的總稱。由於産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猶如人體對血液的要求,而金融在提供資金來源方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産業是基礎平臺,金融起到催化劑和倍增劑的作用,金融與産業互動創造新的價值,大大加快財富累積。從資本的角度做産業,産業的財富放大效應會迅速增加;而金融只有與産業融合才能産生放大效用,産生更大的價值。
發展産業金融,首先要向國外具有先進經驗的國家取經問道。我們就以德國的法蘭克福作為“標杆”。德國法蘭克福的産業金融包含了專注于中小企業服務的開發性金融體系。德國政府專門在法蘭克福成立復興信貸銀行(KFW),將其作為專注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性銀行,為中小企業在國內外投資項目提供優惠的長期信貸。當前,在全球所推崇的産業金融領域有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能源金融、交通金融、物流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等。有資料顯示,中國重點産業總融資結構中,來自金融的融資比例佔到44%,居於第一位;而近幾年來自金融的融資總額已佔到重點産業總融資比例的59%,成為産業融資的重要支柱。
産業金融
也出現變異現象
應當注意到,在我國的産業金融亟待走向深化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系列的變異現象。比如,當前,我國的産業金融集中表現為房地産業金融的膨脹和畸形發展。據統計,8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連續16個月環比上漲,同比連漲則達到13個月。其中,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廈門、合肥、鄭州等地的房價漲幅明顯。從個人房地産金融看,1至7月份個人按揭貸款13305億元,增長54.6%。8月居民房貸依然高達5286億,比去年同期增長接近1倍,佔當月7969億實體經濟貸款的比例約2/3。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目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仍是各個銀行爭奪的優質資源,這也正是居民在房地産業不斷加杠桿的主要原因。在房地産金融的大力支持下,房地産的資本屬性愈發凸顯,房地産泡沫愈演愈烈,未來有可能存在隨時破滅的風險。
管理層新近推出了資本市場扶貧産業金融新舉措。證監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一齣,市場爭議不斷,有贊成的,但更多的是反對的聲音。筆者則認為該意見推出的時機尚不成熟。因為,儘管精準扶貧是政治任務,是民生大計,資本市場理應助力攻堅,但是,絕不是現在。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無論從市場信心、基礎制度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佈局、上市公司的規範到管理層對資本市場科學管理的水準等,都與我國經濟在全球的地位相去甚遠。換言之,我國資本市場自身仍處在積弱積貧、刮骨療傷、努力爭取恢復融資功能的艱難時期,哪有能力去參與扶貧。如果硬要這樣做,未來資本市場運行格局恐怕比現在更難堪。實際上,該意見推出之後股市的連續下跌就已經説明瞭市場對該意見的態度。
産業金融走向深化
需要創新努力
所以,未來産業金融真正能夠走向深化,並推動我國乃至全球新工業革命,還需要在如下方面做出創新努力:
一是産業金融必鬚根植並滋潤實體經濟發展。這是産業金融走向深化的精髓和靈魂所在,為此,要有效把握産業金融發展的客觀規律,聚焦于金融與産業一體化、金融要素市場建設、金融環境建設三大實施路徑,加快推進産業金融中心建設,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集聚産業金融資源,通過服務本地市場實現産業發展壯大,並進一步向更廣闊腹地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真正讓資金脫虛向實回歸實體經濟,特別是要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於當前房地産金融的畸形發展態勢,管理層要通過諸如房産稅、信貸政策、MPA體系以及中國版CDS等市場手段來管理房地産市場,從而促進房地産金融和房地産市場都能夠真正健康穩定發展。
三是要允許有條件的銀行設立子公司從事科技創新股權投資,用投資收益對衝貸款風險損失,以此推進投貸聯動試點工作的開展。這也是管理層的最新要求,為銀行業轉型升級開闢了新渠道。
四是加快推廣和發展産融合作。産融合作一方面是企業創造協同、提高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手段,産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可以增加集團的收益、資本積累的速率,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社會資源,提高集團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産融合作還可以降低産業發展過程涉及大量外部金融交易活動包括上市、重組、兼併、收購,以及資金貸款所形成的交易成本。尤其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又帶來了一個新的産融合作時代,使得金融與非金融部門的邊界進一步模糊,創新型合作模式不斷出現,實體産業、金融業、互聯網的多層次融合成為新的創新方向。
五是大力發展産業鏈金融。我國的金融機構特別是系統重要性銀行要以産業鏈的核心企業為依託,針對産業鏈的各個環節,設計個性化、標準化的金融服務産品,為整個産業鏈上的所有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而在現代互聯網+的條件下,運用互聯網金融平臺做産業鏈金融就更具優勢,且在産業鏈閉環風控體系內,對風險可以集中把控,違約系數更低,能更有效地發揮産業鏈金融在提高産業運行效率方面的支持作用。(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