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監管新規足月 平臺轉型加速

2016-09-29 16:03:19|來源:新華社|編輯:許煬

  網貸行業監管辦法發佈已經滿月,面對12個月的過渡期,不少網貸平臺開始加速轉型。日前,網貸平臺紅嶺創投宣佈未來的新業務,而另一家較大平臺網信理財也升級為綜合金融資産交易平臺。隨著監管要求落地,越來越多的網貸平臺開始朝著智慧投顧、區塊鏈、消費金融等方向佈局,探尋轉型方向。

  8月24日,中國銀監會等四部門聯合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再次重申網貸機構的“信息仲介”定位,並增加了對借款上限的規定。面對自然人20萬元、法人100萬元的借款上限,不少網貸平臺面臨整改,其中不乏一些龍頭企業。

  據網貸之家統計,自監管辦法出臺到9月22日,紅嶺創投官網披露的發標公告共計8例,融資金額均不低於5000萬元,合計涉及的融資金額達到7.2億元。其中,超億元的借款額度就有3筆。

  9月24日,恰逢網貸監管辦法足月,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對外表示,從2017年3月28日開始,線上平臺的新發産品都將以限額為標準,限額以上的大單産品將全部停止發新標。“大單模式一直存在爭議,因為監管辦法出臺,平臺一直在做轉型準備工作。”

  加速轉型的平臺不只是紅嶺創投。在監管辦法徵求意見期間,網貸平臺第一梯隊的積木盒子就宣佈變身綜合理財平臺。

  盈燦諮詢及網貸之家發佈的《網貸行業8月月報》顯示,8月停業及問題平臺共有99家,問題平臺發生率較上月下降1.84%。其中,停業轉型平臺的數量佔比為57.58%,問題平臺的數量佔比為42.42%。從5月開始,停業轉型平臺數量連續4個月超過當月問題平臺數量。

  最近,網信集團也宣佈對旗下業務進行拆分,尤其對網貸平臺網信理財進行業務調整。在原有網貸投融資業務基礎上,網信理財將升級為一個含有支付、證券、基金、保險銷售、互聯網小貸等多牌照支撐的綜合金融資産交易平臺。

  “轉型是公司發展的必然趨勢。”網信理財董事長李煥香表示,網信理財一直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也為投資客戶提供理財服務,隨著業務規模越來越大,各類業務需要連通互補,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認為,隨著監管辦法落地,不少網貸平臺將轉型方向定位在綜合理財平臺,開始銷售保險、基金等理財産品。“但前提條件是必須有相關牌照,例如陸金所背靠中國平安的金融全牌照優勢,轉型顯得比其他平臺更為便利。”

  去年9月,國內網貸平臺陸金所宣佈要做一站式財富管理平臺,除了網貸業務,還可以提供信託、票據、基金等多種理財服務。短短數月,該平臺用戶規模從1000萬增至2000萬。

  陸金所的成功讓行業看到網貸平臺的前景。“隨著監管政策進一步落地,會有越來越多的平臺從一對一撮合交易平臺轉向整合交易平臺,而這對平臺的承載能力、與金融機構的對接能力、業務流程改造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網信集團首席執行官盛佳説。

  專家指出,智慧投顧、區塊鏈、消費金融等正成為網貸平臺近期發展的重點,不少産品集中上線搶佔市場先機。5月底,宜信財富的智慧投顧産品“投米RA”上線,網信集團投資的智慧投顧平臺“慧牛理財”也將在10月下旬上線。

  業內人士指出,網貸平臺轉型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這不僅取決於監管細則進一步明確,也與平臺自身資源有關。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網貸行業洗牌和轉型加速,優勝劣汰後將出現一些大平臺,業務將以小額分散、普惠金融為主。(記者吳雨)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