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成就銀行未來
11月5日,2016首屆金融科技杭州論壇召開。金融科技(Fintech),毫無懸念地成為論壇的關鍵詞。
事實上,近幾年,金融科技的發展如火如荼,“Fintech”這個詞幾乎成為所有高端論壇的標配。根據麥肯錫的數據,2015年,全球投入金融科技領域的資金高達191億美元,是2011年的近8倍;而在過去5年,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個領域。
金融科技在我國的發展更是引人矚目,據畢馬威的統計,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對金融科技領域的融資額達57億美元,而同期在中國的融資額就達到26億美元,佔全球融資額的近一半。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此番金融科技浪潮中,在金融市場資金融通中一直佔據中心地位的商業銀行,卻受到新興金融科技公司的有力挑戰。
一方面,金融服務行業加速向數字化趨勢轉變,為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螞蟻金服、百度金融這些新興金融科技公司,運營成本低廉且經營方式靈活,並運用高新科技手段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一改商業銀行獨自掌握大量客戶信息和需求信息的格局。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站在新興科技的前端,能夠通過開發和應用最新的移動技術和分析手段,對用戶需求作出快速反應,並充分利用互聯網提供低成本金融服務。
而相比輕型、靈活的金融科技公司,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表現在其分支機構冗余、人力成本壓力明顯、運營成本維持在高位、壞賬持續發酵等方面。商業銀行業務模式單一,數據和科技系統對行銷支持不足,無法快速、全面地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業務需求等問題逐步暴露。
尤其是,移動金融服務受到千禧一代(出生在1980年到2000年之間)人群的青睞,這讓金融科技公司在未來用戶佔有方面具有優勢。千禧一代越來越需要金融服務供應商提供豐富、方便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産品,他們將成為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爭相追逐的目標客戶。而隨著千禧一代的成長,其財務能力逐步增強,必將成為金融服務行業的主流消費群體。
上述背景下,面對日益嚴峻的挑戰,通過金融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無疑成為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可以看到,眾多商業銀行已經走在積極創新求變、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借助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智慧投顧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提高金融服務品質與效率,並依託遍佈城鄉的實體網絡和廣泛覆蓋的電子渠道,著力打造平臺銀行、智慧銀行和普惠銀行。
其中,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事實上,國外不少大型、老牌銀行紛紛與新興金融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由銀行設計産品,金融科技公司負責銷售,由此銀行可以通過金融科技公司與千禧一代保持充分的聯繫,從而為其長遠發展打開新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由於金融科技公司無需成立龐大的分支網絡機構,同時雲計算技術給公司帶來靈活性,從而能夠以低成本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商業銀行與其開展合作,能夠充分利用後者的商業模式和運算能力,填補産品空白從而迎合新用戶需求。
事實上,在我國,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趨勢已經初露端倪。就在本月初,中國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與北京第四範式科技有限公司在京聯合宣佈,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雙方將針對信用卡業務的數字化發展方向展開闔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領域更廣泛的應用。
應當看到,商業銀行雖面臨挑戰,但也具備先天優勢,例如擁有龐大的客戶數量和相關數據,信貸承銷歷史長、能力強,擁有長期的客戶黏性關係等。順應時代要求,秉持先天優勢,未來,商業銀行利用新興金融科技實現轉型升級,並成為跨界融合的智慧型全能銀行,無疑將是大勢所趨。(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