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2016-01-22 10:16:1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許煬

  國際在線互聯網金融頻道消息(記者 米瑞):記者1月20日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央行數字貨幣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會議肯定了數字貨幣在降低傳統貨幣發行等方面的價值,並表示央行正在探索發行數字貨幣。

  火幣網創始人李林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的表達大大增強了數字貨幣行業信心。這是繼2013年12月5日央行五部委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之後,第一次對數字貨幣表示明確的態度。

  OKcoin創始人及CEO徐明星對國際在線記者表示,數字貨幣分為很多種,常見的比特幣、萊特幣都是數字貨幣的一類,手機銀行或者微信錢包裏的金錢,也可以稱作數字貨幣,某些公司基於自身生態發行的幣種如遊戲幣、QQ幣等也可以歸屬於數字貨幣。他認為數字貨幣是一個廣義的範疇,央行所指的數字貨幣應該不僅僅只針對比特幣。數字資産管理公司ZAFED和DACX(人人天使)創始人龔鳴認為,央行所指的數字貨幣可能是一種以區塊鏈為基礎的人民幣。

  會議認為,在我國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發行數字貨幣可以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實現。未來,數字貨幣發行、流通體系的建立還有助於我國建設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我國支付體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動經濟體制增效升級。

  據公開報告顯示,通過“傳統的”平臺,匯款交易費用的成本很高,全球的平均水準大約為7.7%。而通過比特幣網絡發送資金的成本大約為1%。

  李林表示,相較于傳統資産管理與支付體系,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不同在於它的資産發行、交易為自組織、去中心化,通過技術而非中心機構解決了在虛擬經濟體系中的信任問題。數字貨幣之所以能夠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是核心。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可信可控雲計算、終端安全存儲、區塊鏈等技術的演進,全球範圍內支付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數字貨幣的發展正在對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教授認為,隨著支付的電子化、去現金化,數字貨幣可以節省支付鏈條中人力、資金、設備和場地,對整個金融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楊濤表示,數字貨幣對傳統的貨幣體系是一種挑戰,他認為過去央行關注貨幣數量的貨幣政策調控模式和可控性正在遭受挑戰,這應該引起央行等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裏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曾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虛擬貨幣及其底層技術,可以提供更快和更便宜的金融服務,在發展中世界,它們可以成為深化金融包容性的強大工具,”同時,她也表示了擔憂:“我們面臨的挑戰將是如何獲得這些好處,同時防止非法用途,如洗錢、恐怖融資、詐騙、甚至規避資本管制。”因此,建議國家及國際層面,為虛擬貨幣創建監管框架,同時還要避免創新的遏制。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從2014年起就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團隊,並於2015年初進一步充實力量,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數字貨幣發行流通環境、數字貨幣面臨的法律問題、數字貨幣對經濟金融體系的影響、法定數字貨幣與私人發行數字貨幣的關係、國際上數字貨幣的發行經驗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