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紅包大戰 我們離數字貨幣還有多遠?

2016-02-16 16:06:15|來源:新華網|編輯:許煬

  新華網北京2月16日電:當紅包變成了一種時尚,當紅包變成了春節的主旋律,我們不得不感嘆,面對一年年的春節,我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記者最早使用網絡紅包,是在2014年的春節,當時人們把“搶”來幾分錢當成樂趣。如今,紅包已不再是小孩子們的“專屬”,紅包金額越來越大,産品越來越豐富,微信的紅包照片、拜年紅包,支付寶的集“五福”等,變成了父母、朋友、同事節日期間情感的問候。

  數據顯示,2016年春節,除夕當日,微信紅包參與人數達4.2億人,收發總量80.8億個,3年狂增505倍;QQ紅包的參與人數3.08億人。收發總量22.34億個,90後佔到了75%以上;支付寶“咻一咻”搶紅包活動總參與3245億次,共有近80萬人集齊五福紅包,三四線城市參與用戶佔比64%。

  的確,為了春節的“紅包大戰”,BAT們使出全身解數,籌備實戰多時,中國傳統習俗步入了“數字化時代”。同時,紅包的派發和提現需求,促進了銀行卡的綁定,相應的消費、支付、金融等服務也隨之繁榮,線上線下消費鏈打通,新商業生態正在搭建。

  事實上,春節紅包大戰也是互聯網巨頭和移動支付市場技術、實力競爭的一個縮影。如今,伴隨著互聯網+場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如餐飲外賣、打車租車、商超生鮮、旅遊等相繼進入了移動支付時代。

  可以説,移動支付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地位。支付作為基礎,可以在O2O、線下、社交等場所扮演多重角色,是移動互聯網與線下商業結合的載體,移動支付已成為互聯網巨頭髮展新用戶的重要渠道,將迎來爆發期。

  當前中國第三方支付以及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規模已超過10萬億,監管難度越來越大,支付方式發生的巨大的變化,給我國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1月20日,央行召開的數字貨幣研討會坦承,在我國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也表示,“作為上一代的貨幣,紙幣技術含量低,從安全、成本等角度看,被新技術、新産品取代是大勢所趨。”

  然而,數字貨幣的發展並不是朝夕之事。從內含上看,數字貨幣的發行同紙幣一樣,其關鍵性技術如國家秘密至關重要,未來將運用包括密碼演算法在內的多種信息技術手段,來保障數字貨幣的不可偽造性;從貨幣的運送和保管方式上看,數字貨幣從物理運送變成了電子傳送,從央行的發行庫和銀行機構的業務庫變成了儲存數字貨幣的雲計算空間。

  可以説,不管從網絡安全、技術水準,還是從法律制度、人文理念等,數字貨幣真正從理想走向現實,或許還有很長的路。

  2016年,互聯網紅包開啟了2.0時代,更多的商業生態、商業文化正在形成,雖然這離全民數字化時代還遠,但這將為我國探索數字貨幣發展積累經驗、奠定堅實的基礎。(記者 屈紹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