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微信錢包提現預演央行新規?
原標題:微信提現預演央行新規?
近日,微信一則以“零錢提現收費(從零錢到銀行卡)”為核心的策略調整,讓尚在猴年春節的喜慶氣氛中陶醉的人們暫態驚醒。
為何在此時拋出這一消息?微信的目的何在?一時間眾説紛紜。騰訊官方以一篇“九問九答”回應著各方的質疑。
細看其調整的內容,與一個多月前央行公佈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的內容多有契合之處。而該《辦法》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微信支付此番調整似有為新規預演之意。
比如,《辦法》將個人支付賬戶分為三類(分別為I/II/III類)。其中,I類支付賬戶的賬戶餘額僅可用於消費和轉賬,餘額付款交易自賬戶開立起累計不超過1000 元(包括支付賬戶向客戶本人同名銀行賬戶轉賬)。
同時,《辦法》第六條規定,支付機構應當遵循“了解你的客戶”原則,建立健全客戶身份識別機制。支付機構為客戶開立支付賬戶的,應當對客戶實行實名制管理。
回看微信支付的規定,“每位用戶(身份證維度)有累計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與《辦法》中I類支付賬戶十分相似。而其對此的解釋是,“絕大多數用戶零錢包裏的金額其實都遠少於1000元,這是定這個標準的主要原因”。
然而,這看似的巧合背後或隱藏著奇妙的邏輯。
微信猴年春節期間(除夕到初五)的紅包整體數據顯示,微信紅包春節總收發次數達321億次。總計有5.16億人通過紅包與親朋好友分享節日歡樂。相較于羊年春節6天收發32.7億次,增長了近10倍。
如此巨量的紅包必然導致用戶的零錢包餘額暴漲,也就是説微信支付的資金池盆滿缽滿了。
然而,這卻有悖于即將到來的監管方向。
於是,微信支付隨即推出了零錢提現收費政策,卻給大家留下了十幾天的緩衝期,原因何在?
據悉,在微信6億多用戶中,實際綁定銀行的用戶僅為2億。也就是説,三分之二的微信用戶還游離在良性的支付生態之外。
微信收費前夕的緩衝期必然出現集中提現潮,而如果想提現就需要先綁定銀行卡。
至此,用戶銀行卡的綁定數量必然大增,而支付賬戶的餘額將快速下降。微信支付借此完成了支付生態的完美調整。
再比如,《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因交易取消(撤銷)、退貨、交易不成功或者投資理財等金融類産品贖回等原因需劃回資金的,相應款項應當劃回原扣款賬戶。客戶購買投資理財産品需要贖回本金和收益時,支付機構應當將資金劃回原扣款賬戶,而不可默認劃至支付賬戶,以保證交易的可追溯性。
而騰訊官方的表述顯示,用儲蓄卡購買理財通産品,提現免費。在“零錢”購買,資金免費贖回到“零錢”;在“理財通”購買,資金免費贖回至指定儲蓄卡。這正應了央行關於交易資金“原路返回”規定的釋義。
此外,央行指出,網絡支付應始終堅持服務電子商務發展和為社會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實際支付需求。
而騰訊也在宣佈零錢提現收費之餘,大力宣傳微信支付在線上線下使用場景搭建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極力引導支付賬戶餘額向消費領域進行轉化。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全年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6.3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104.2%,預計至2018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52.11萬億元人民幣。
央行指出,近年來,支付機構大力發展網絡支付服務,促進了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對支持服務業轉型升級、推動普惠金融縱深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也面臨不少問題和風險,諸如客戶身份識別機制不夠完善,為欺詐、套現、洗錢等風險提供了可乘之機。以支付賬戶為基礎的跨市場業務快速發展,沉澱了大量客戶資金,加大了資金流動性管理壓力和跨市場交易風險等等。
從央行的表述中不難看出,規範網絡支付業務,防範支付風險,保護客戶合法權益的意圖十分明顯。
2016年,蘋果的Apple Pay已拍馬殺到。支付市場的競爭將日趨激烈。管理新政的實施在即,在未來的幾個月中必然引發各大支付機構的政策調整。而微信支付此時的調整,既順應了政策導向,也滿足了自身發展需要,可謂未雨綢繆之舉。此舉讓人們為即將實施的支付管理辦法,以及未來的市場變化有了些許感受和調整準備,可説是一次漂亮的預演。(曹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