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更好地發展普惠金融

2016-03-18 13:35:06|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大家在討論中都發表了很好的意見,我從個人工作角度談一下。我在政協負責聯繫社法委工作。剛才,大家對福利保障也對金融工作提了一些意見建議。下面,我主要講講普惠金融在福利保障方面的作用,這和今天的議題聯繫比較緊密。

  一、普惠金融的內涵

  從金融角度提升社會福利、增強社會保障、扶貧和保護弱勢群體,向普羅大眾提供更好、更便捷、更安全的金融服務,國際上的提法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也寫進了“十三五”規劃,我國領導人在不同場合也都提到了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將金融普遍惠及所有群體,特別強調在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地區以及殘疾人和其他弱勢群體中提供金融服務。因為,對富裕階層或大城市人群而言,金融服務的問題總體沒那麼大。國際上,討論普惠金融的主要注意力是強調發展中國家和貧困國家的金融服務,比如非洲。

  普惠金融強調的另一點是要使各個階層跟上社會進步和現代化的步伐。剛才,一些企業界代表談到了這一點。現代化並不一定是指致富,而是指要能跟上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和步伐,能夠利用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手段來創造新的機會,包括剛才提到的支持就業、創業和小微企業發展等。一般意義上的金融工作也包括支持就業、創業、小微企業,但普惠金融強調要更多地向薄弱領域傾斜。金融企業考慮到成本等因素,自然傾向於“做大戶”,所以要號召金融企業分配一定的精力和資源專門來支持就業、創業和小微企業等薄弱領域。當然,發展普惠金融也要更多地與財政政策等其他政策協調配合。

  普惠金融的另一個內容是強調消費者保護。金融業務、産品眾多,有的還比較複雜,一方面,金融消費者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權益,比如知情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等基本權利;另一方面,涉及金融業務的糾紛案件也較多,包括存在一些誤導甚至詐騙。有的老百姓本來過得挺好的,後來一參與這類金融活動就受騙了。這是不行的,有關部門要加強這方面的保護工作。

  今年,中國是G20輪值主席國,習近平主席將於9月份主持召開G20峰會,議程中專門列入了普惠金融這一議題。歷屆G20峰會議題有一定延續性,也有不同之處。普惠金融就是今年峰會的一個特色議題(此外還有綠色金融議題)。G20框架下專門設有負責普惠金融工作的組織——普惠全球合作夥伴(GPFI),重點推動數字金融、指標與數據、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金融消費者保護和教育等普惠金融相關工作。前不久,在上海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上,已經對普惠金融議題做了初步討論。再經過幾輪討論,相關成果將在今年9月份提交給G20峰會討論。

  聯合國也有一個普惠金融發展計劃。聯合國秘書長專門請了荷蘭馬克西瑪王后作為其普惠金融特別代表。她已多次訪問中國,非常關心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

  此外,多邊金融機構方面,世界銀行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方面花了很大精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也做了這方面的工作。

  二、發展普惠金融的重點和方向

  普惠金融的工作首先要靠基層金融機構具體來做。此外,從上層和國際層面講,主要工作之一是抓普惠金融概念的推廣和明確指標體系。普惠金融的指標體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能夠做到相互比較,從而知道某個國家或地區普惠金融的發展程度到底如何,知道哪些方面存在差距,找出改進方向。從指標體系的內容看,強調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弱勢群體的服務時,更多是強調對個人的金融服務。因為企業在獲得金融服務方面總體上還是有一套辦法的,當然也有改進空間,而貧困人口獲得個人金融服務的比例較小。此外,貧困地區的個人和家庭往往也是經營單位,所以要更注重對個人和家庭的金融扶貧。

  中國一説到金融服務,一般都關注貸款難、貸款貴。其實,普惠金融的內涵非常豐富。第一是要能開戶,賬戶是各種金融服務的基礎。第二是存款。第三是電子支付。第四是社會福利可以便捷支付到個人,比如發放補貼款、養老金、醫療保障金。如果以上金融服務都比較順利,銀行或信用社就對客戶有了基本信息,就比較容易提供貸款,這是第五。第六是購買保險,包括養老、健康、醫療等在內的各種保險是貧困地區非常重要的金融服務內容。此外,生産過程中的保險對於農業生産至關重要,包括氣候、災害以及病蟲害等風險,都需要通過保險來管理。第七是農業生産經營需要及時了解價格信息、參與農産品期貨市場。第八是在金融服務的基礎上,將來可以把各種生産、行業、産品等方面的信息加以整合,使農民能夠利用金融服務平臺更便利地一併獲得這些信息和金融服務。這對於扶貧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參照國際上定義的指標體系,包括上述指標,都進行了考核。從全球發展中國家看,中國做得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在賬戶、儲蓄等方面處於前列,但還有不少差距。特別是,我們要想辦法對全國11個集中連片特困區及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下更大工夫。中國地域廣闊,普惠金融的指標很不平衡。通過這些指標可以看出,哪個地方做得怎麼樣,該從哪抓起。現在,中國貧困階層人群的銀行賬戶開戶率比例明顯偏低,這是需要重點改進之處。

  普惠金融還強調,運用新的信息技術實現普惠。有同志提到,金融機構要有一種紮根到基層提供服務的精神,這當然很重要。但金融機構也會考慮交通、成本、商業可持續等問題。現在,通過在村裏的小賣部或基層行政單位布設POS機等自助機具,村民們可以方便地存款、取款、匯款、繳費,滿足其一部分金融服務需求。近來,很多賬戶都與手機相連,將來電子支付、移動支付方式的普及,也能夠為偏遠地區群眾提供更大幫助。

  普惠金融從全球的經驗來看,做得比較好的、比較讓人放心的是手機銀行服務。非洲最大的經驗是肯尼亞等國廣泛利用手機銀行。用戶通過手機,可以開賬戶、支付,可以獲得信息,可以貸款、還款、買保險等。不少人認為手機是個高檔次、現代化的産品,其實未必。在肯尼亞、南非,多數人其實並不用很高檔的手機,用二代半的廉價手機就可以實現大部分金融服務的運用。

  我國還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金融體系跟電信體系是分割的,金融體系跟互聯網公司之間的配合也存在問題。但是我們有個優勢,就是全國範圍的手機信號覆蓋率比較高,比世界上很多地方要好很多,所以是有良好基礎的。如果配合好,是很有發展前景的。另外,高收入階層、城裏人手機更換速度很快,造就了二手手機市場。手機的檔次越高,加密、安全和保護功能越強。用低檔次的手機做支付,往往就靠一個密碼,其安全度是不夠的,但卻易於擴大普及面,為低收入群體所運用。國際經驗表明,這就需要在普及和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普惠金融強調普及性,要普及得好,就需要推出一些針對小額支付的技術設計和金融産品,合理設置單筆交易和日交易的限額,即便發生損失,可能也不大。同時,還要有適當監管。

  三、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和金融消費者教育

  如果要想搞好普惠金融,就需要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和金融消費者教育,學校也需要開設有關課程。現實生活中,很多誤導性的金融知識都是你傳我、我傳你,其實都是錯的。其中,非法集資是一個最大威脅。非法集資很多就是騙錢的,特別是有很多專門騙老年人,跟推銷健康類産品混在一起。如果非法集資者利用手機或者互聯網傳播信息,速度會非常快,經常跨區域,處置難度也比較大。所以,金融教育非常重要,有助於提升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如果要在普惠性、安全性之間找到平衡,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設置和劃分不同賬戶做交易的授權限額。對個人而言,比如説小額的1000元以下的,用密碼就行了;1000元以上的,用高一點的安全技術;1萬元以上的,用更高的安全等級;再大金額的,可能建議自己去銀行當面辦,這樣劃分既有便捷性,也比較安全。如果由銀行對授權金額作統一規定,會遇到各種不同聲音,所以有的銀行傾向於把權力下放到消費者個人,讓消費者自己決定。這些方面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聲音?不少商業性公司包括互聯網公司,都喜歡做大生意,如果限定小額支付為1000元/日,網上反對的聲音可能會鋪天蓋地,説對商鋪造成不方便了等等,1000元不行要5萬元。他想要5萬元的限額,其實可能方便的是經商的客戶,而不是個人消費者,更不是普羅大眾消費者。實際上,經商的客戶可選用適用於企業的賬戶和支付技術。消費者一經忽悠,也會以為限額越高越好,也跟著呼籲提高到5萬元。但是隨著限額的提高,一旦發生案件,損失就越大,為此,也要求用更高、更新的安全、加密手段,用更新、更貴的終端設備,也就可能脫離當前的普羅大眾。但來自普惠金融、弱勢群體的聲音基本沒有,聽不到諸如“我們不要5萬元,就要1000元”的聲音。所以,要通過消費者教育,儘量讓每個人掌握好個人安全、個人隱私和便捷方面之間的平衡點,輿論上防止聲音一邊倒。與國際比較看,中國的多種個人交易限額,都遠遠高於其他國家。舉個幾年前的ATM取錢限額的例子。ATM本來就是用來取零錢的,但實際上在個別東部沿海城市,主要是做生意的人在用,限額是每次取2萬元,一個抽屜20萬元,取一會錢就沒了,還要取。有些用現金做生意的,可能還涉嫌洗錢、逃稅。一般的消費者很少取2萬元,更不會馬上就用完了還繼續取。人民銀行當年配合稅務等部門,要下調ATM取現的限額,結果某些商戶通過媒體大造輿論,最終不了了之。這就把ATM搞變味了。與普惠金融有關的産品、制度和限額設計應該真正能夠為大眾服務。要合理區別服務商戶和個人的技術及其安全選擇,這都需要教育。

  剛才大家還説到養老保險、健康保險等問題,都是改善福利保障、脫貧、普惠金融方面非常重要的題目。我非常贊成,總體看金融工作還要在這些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有同志提到加強金融監管,以及預籌養老金如何投資、保值增值等問題,也都很有意義。總之,今天參加座談收穫很大,我也借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討論一下,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此文為周小川行長在2016年3月11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分組討論時的發言)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