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 難題待解

2016-03-19 20:50:33|來源:證券時報|編輯:許煬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紮緊制度籠子,整頓規範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這為未來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指明瞭方向。

  由“促進”向“規範”方向發展

  互聯網金融在促進創新發展和普惠金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行業需要去偽存真,通過規則的制定和價值的發現,讓真正服務於實體經濟、服務於普通大眾、服務於創新創業的互聯網金融有更安定的發展空間。

  共鳴科技CEO 陸雨泉表示,規範互聯網金融發展主要有三個關鍵詞:肅清、風控和引導。當前的首要任務是通過政策的完善和細化,控制投資和交易風險,減少擦邊球的危險操作。同時,要發現並清除行業內危險企業。當市場逐漸回歸健康之後,則要引導互聯網金融向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符合國民經濟發展的方向上靠近。

  如何將風險遏制在搖籃裏,成為了行業規範發展的難題之一。91金融CEO許澤瑋建議,對互聯網金融行業明確設立準入門檻,嚴把準入,加強數據分析,設立預警系統。同時,通過實施網絡借貸平臺制度,巡查一些“可疑”平臺,將互聯網金融行業中最令人擔心的“跑路”等違規現象扼殺在萌芽狀態。

  網貸平臺在轉型的過程中還面臨著來自經濟轉型升級所帶來的影響。小牛在線的首席運營官余軍認為,在經濟調整週期中,不同的商業模式都會面臨經濟週期調整的壓力測試,如果網貸平臺信貸業務行業集中度或區域集中度過高時,其順週期性會更加明顯,在經濟調整過程中受到的衝擊也相應增加,尤其是互聯網金融平臺尚未接收完全的經濟週期考驗,其釋放風險和抗壓能力都有待檢驗。

  提振投資者信心

  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非法集資事件被頻繁爆出,業記憶體在的信息披露不足、風險管理欠缺、關聯交易、建立資金池等問題也日漸突顯。

  自今年年初,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監管力度逐步加大,問題平臺數量也急劇增長。

  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細化、落實,預計還將有不少違法違規平臺曝光。許澤瑋直言,雖然這將有利於肅清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環境,但頻繁的倒閉平臺曝光,勢必會讓投資者的信心有所下降。

  許澤瑋認為,造成投資者信心下降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了解不夠,盲目選擇高息平臺。余軍對此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並指出,中國的金融投資者往往趨向於盲目投資,片面追求高收益,輕視投資風險。普通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並不強,對於互聯網金融理財産品也沒有足夠的分析能力。

  談及如何提振投資者信心,許澤瑋認為,一方面可以通過投資者教育,澄清互聯網金融行業剛性兌付、兜底等問題,在市場上樹立一種“互金有風險、選擇需謹慎”的風險意識;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明確界定互聯網金融各種業務模式,幫助投資者提升鑒別能力。

  “即使各項監管政策到位,假借‘互金’和金融創新的名義衝破監管底線,擾亂金融秩序的事件可能還會發生,要謹防監管背書效應被放大,干擾投資者的正確判斷。”余軍説。

  呼籲完善相關政策

  互聯網金融的健康、規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作支撐。 

  余軍表示,作為傳統金融體系的一個有效補充,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利於激活市場經濟,真正的向小微企業服務,“對於監管的期待,我們希望適度監管,不能一刀切,鼓勵行業創新,並且能夠採取包容的態度,為企業提供適度寬鬆的發展環境。”談及此,陸雨泉也表示,希望看到更多細化的法規出臺肅清市場“劣幣”,同時,也希望嚴苛的規範能夠充分考慮為企業留有創新的發揮空間。

  目前,行業最為迫切的是監管體系的建立與完善,而進一步完善徵信系統也成為了業內共識。余軍直言,徵信系統的不完善是目前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展的一大掣肘。

  對此,許澤瑋也認為,與銀行信貸不同,民間借貸尤其是互聯網借貸中,需要除個人財務信息之外的其他有效信息,如闖紅燈的次數、逃票情況等。這些非財務信息可以在側面反映個人信用情況,對網貸平臺做風險控制具有參考意義。(記者 李珮)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