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李博:區塊鏈需要邁過的幾道坎

2016-03-24 14:45:02|來源:財新網|編輯:許煬

  “區塊鏈”近期熱度不減,不管從金融應用領域還是從IT領域多得是暢想和期許,反而很多細節並沒有搞清楚有些霧裏看花。2016年伊始,《財新週刊》對中國人民銀行周小川行長的專訪從理性的角度給出了決策者對“區塊鏈”的一種態度,需要腳踏實地地看清這一事物,維持一個“好奇心”。

  從我的理解而言,區塊鏈是一種“共識”實現技術,通過區塊鏈可以記錄網際間所有的交易,供區塊鏈的用戶見證實現“共識”,且鏈上信息內容“不可篡改”。而這種“不可篡改”性是通過系統內多個副本的存在增加了內容被惡意篡改的成本。以比特幣系統而言,下圖中的所有亮點代表一套內容一致的賬本。因此,當所有的記錄得到公示,就解決了現實生活中的“兩表不可測”問題。兩表不可測的原因是沒有中心,兩表數值各異觀者無從可知。但中心不是必須,當存在多只表,且多數指針指向一個時間,少數服從多數,觀者也就心知肚明。所以區塊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少數的存在有可能是數據生成的錯誤或者是惡意篡改的內容。也就是説你要篡改成功,就必須要改變系統中51%的副本[ 即51%攻擊],由少數成為多數。可想而知,篡改成本從技術難度、時間消耗、人員使用上都是巨大的。同時,區塊鏈的另一個關鍵結合,是同智慧合約的結合。通過程式執行合約,因為前者已經做到了合約內容的“原汁原味”,後者成為“觀察者”用機器執行杜絕了合約雙方的違約和執行中斷。金融活動從最早的支付到金融衍生品的高度發展,背後都是一個個合約的簽訂和執行。同時各種金融創新絕大多數也是保證合約的執行和違約償付。如果合約的達成變得扁平且執行貫徹,那麼整個流程將更為簡潔和高效,這便是區塊鏈亦將提出就被金融領域重視的一個前提。另外,區塊鏈是一個不斷“膨脹”的記錄系統,可以記錄系統從開始到今後運營中的所以交易的記錄。這一機制也便捷了第三方,特別是金融監管者對資産交易信息的追蹤、監測和轉移。

央行李博:區塊鏈需要邁過的幾道坎

圖1 比特幣系統中的區塊鏈副本

  如果説合約是內容,當內容完成數字化,區塊鏈就成為了信息存放的載體。因此,結合梅萬妮•斯萬意見,數據的存放就形成了兩類模式。一類是數據就存放在塊中,另一類是將數據壓縮形成數字串列,也就是降維哈希過程[ 參見梅蘭妮•斯萬《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及導讀》第21頁]。對於前者容易實現,但一致性問題突出。後者只同步數字串列,通過減少同步量解決一致性問題,但哈希過程的降維成為關鍵。數據存放的兩類模式

  一致性問題

  一致性問題是分佈式存儲系統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通常這一個環節起容災備份功能,同步操作大多放在“閒時”,是一種後臺操作。區塊鏈採用“前置”的同步操作,當一個塊生成,塊鏈的更新需要所有副本完成內容一致的複製。如果內容存儲在塊內,那麼更新的數據量為更新的內容乘以副本的數量,再加上副本間的傳輸距離和頻寬,整個操作是耗時的,整體的效率體現在系統中最長的同步時間,如圖2。

央行李博:區塊鏈需要邁過的幾道坎央行李博:區塊鏈需要邁過的幾道坎

圖2 區塊鏈的降維+哈希

  因此採用這種方式,將影響對高頻應用的響應,例如諸多的交易場景。所以解決一致性問題的辦法一是控制更新內容的大小,二是限定副本的數量。比特幣系統的實現是採用前者,私有鏈是應用了後者。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