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促使金融機構變革管控風險方式

2016-03-24 09:29:39|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全新的互聯網銀行出現在美國,引起世界的關注與重視。同時,電子商務開始迅速發展。我國銀行金融機構面臨提供優質網上支付結算的緊迫需求。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對此高度重視,積極支持並推動互聯網金融的探索與創新。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提升銀行的支付服務能力,縮小與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之間的差距,成為當時中國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重要、緊迫的任務。

  從1998年到2001年,由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司長陳靜同志牽頭,組織全國主要商業銀行科技部門和業務管理部門的同志,對電子商務和網上銀行開展了前瞻性的、深入細緻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他們在內容新、工作忙的情況下,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于2001年11月完成了一份深入、詳實、全面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明確提出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詳細總結了國內各家主要商業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情況及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所作的主要工作。

  互聯網是二十世紀人類社會發展最具革命性的事件之一,標誌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誕生於國防軍事領域,而當今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最重要的應用之一。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支付在金融上的運用,極大地降低了信用管理的成本,使傳統金融難以覆蓋的人群進入了金融服務的範圍,為普惠金融提供了基礎性的技術支持。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包容”和注重客戶體驗的精神,對傳統金融業産生了重大衝擊,雖然它不會改變金融仲介管控風險的服務本質,但會促使傳統金融機構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變革管控風險的服務方式。

  傳統銀行業從網上支付開始擁抱互聯網,互聯網企業從第三方支付開始衝擊銀行業的傳統領地。今天,當我們翻看14年前銀行業互聯網金融研究報告時,我不禁為銀行業起大早趕晚集的現實而扼腕嘆息。真正做到以需求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才能讓技術成為行業發展的驅動力,否則只會陷入被動的局面。

  互聯網企業介入金融業帶來了新鮮血液和攪動力,但只有在敬畏金融管控風險規律的前提下才能成為社會的福音,否則會陷社會于金融混亂之中。金融互聯網其不變的核心是用新技術做好管控風險的金融服務。祝願互聯網金融在黨中央、國務院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導下,為增進全民福祉貢獻力量。

  (吳曉靈 作者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此文為《互聯網金融服務及其在我國的發展報告(1998—2001)》序言,略有刪節)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