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監管讓互聯網金融精準助力供給側改革

2016-03-03 09:31:30|來源:中國經濟網|編輯:許煬

科學監管讓互聯網金融精準助力供給側改革

第13期財經智庫主題座談會現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而作為經濟運行的“血液”,金融業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國互聯網金融業自誕生之日起就努力為眾多小微企業和個人的創新創業活動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如何讓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更好精準助力供給側改革,推動實體經濟提速發展?3月2日,由人民政協報社主辦、91金融協辦的第13期財經智庫主題座談會在京召開,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和業界人士針對上述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與會人士認為,良性的互聯網金融業可改善金融領域有效供給短缺的窘境,進而改變市場供求關係不匹配的情況,推動互聯網金融助力供給側改革,當務之急是對其進行科學監管,既要精準發力,又要防止矯枉過正,同時配之有效的行業自律。

  與會人士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清理存量資産、提升供給服務品質,以市場調節打破壟斷、提高資産使用效率、加速資金流動性,實現有效供給。而互聯網金融平臺助力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優、快、準、寬”。所謂“優”是指優質資産,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來講,互聯網金融平臺唯有加強平臺的風險控制能力,加強審核機制建立,才能確保所獲取的資産都是優質資産;所謂“快”是指撮合速度快,這就要求互聯網金融平臺具備較強的仲介屬性,並且擁有大量的資源,在用戶需要時,能夠將資金快速對接給需求者;所謂“準”是指精準匹配,互聯網金融要想精準助力供給側改革,就必須要精準整合用戶需求;所謂“寬”是指拓寬企業融資及理財渠道,喚醒沉睡資金。

  資料顯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伴隨著新增平臺數量的減少和問題平臺數量的增多,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了轉型陣痛期。特別是在中國銀監會主導的《網絡借貸信息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出臺後,銀行存管、備案制、信息披露等諸多條款都正在推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隱形門檻”,也在倒逼行業完成“漸進式洗牌”。

  要使互聯網金融這一“朝陽”行業切實助力實體經濟和供給側改革,行業自身又該怎麼做?有委員提出,應創新産品,推行有差異化、細分化的産品。服務社會各個産業鏈,讓處於不同産業鏈上的企業,在遇到資金困難的時候,都能找到相應産業鏈上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專業化的金融信息服務。

  還有委員提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金融的本質是風控,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互聯網金融企業必須具備嚴謹、完善的風控體系,也建議監管部門針對互聯網金融平臺開放徵信體系,讓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從徵信系統中獲取支持,同時又可以給完善全民徵信體系增加數據,共同推動全民徵信的健康發展。

  為了進一步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行業長效機制,促進網絡借貸行業健康發展,委員們建議,應加快出臺促進互聯金融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綱要,為中小企業建立融資平臺;同時,統籌建立多維立體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大數據平臺,構建全面有效的信用體系;加強對行業不切實際的宣傳實施管控,建議出臺相關細則,對披露信息不完備、有明顯不合理宣傳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宣傳實施管控。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李克穆,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等委員、專家和業界代表參加了本次主題座談會。(記者 于泳)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