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數字化創新應對新金融跨界挑戰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的金融行業界限和競爭格局被打破。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積極擁抱新金融,同時運用先進技術為實體經濟提供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成為了2016年銀行業轉型發展的主旋律。
2016年以來,銀行業發力移動支付領域成效顯著,並在智慧化轉型與構建互聯網金融生態圈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未來,用數字化思維改造傳統業務,積極構建商業應用場景,搭建互聯網金融生態圈,成為商業銀行加速向新金融轉型的重要方向。
移動支付佈局提速
打造場景化金融
在移動互聯網風起雲湧的時代,移動支付是所有移動互聯網應用變現的入口。隨著眾多主體紛紛重兵布陣移動支付領域、加快搶奪這一入口,商業銀行也趁勢而上。2016年以來,各行進一步深化與中國銀聯、通訊運營商、手機製造商以及可穿戴設備硬體廠商等公司合作,圍繞線上線下移動支付大力開展産品和服務創新,進一步豐富了移動支付應用場景。
過去一年裏,商業銀行在“雲閃付”等NFC支付方式上重點發力。2016年2月18日,隨著蘋果Apple Pay正式進軍中國,國內各大商業銀行相繼宣佈接入支持,包括五大行及中信、光大、廣發、興業、招商、民生、平安、郵儲、浦發等在內的19家主流銀行全部接入Apple Pay。根據蘋果近日更新的Apple Pay支持銀行列表,Apple Pay支持的中資銀行數量已達到58家。與此同時,2016年3月29日,隨著搭載了銀聯雲閃付的三星Samsung Pay服務正式上線,國內15家主要銀行先後完成了支持此項服務。
除此之外,各家銀行加速創新,不斷豐富支付手段和應用場景,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與優勢。例如,民生銀行率先試水指紋支付,併為自助註冊手機銀行的客戶打開小額支付通道。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2016年9月,民生銀行在業內首家推出虹膜支付,將虹膜識別技術應用於移動支付領域,可用於手機銀行話費充值、便民繳費、商城支付等全部支付場景,創造性地開啟了移動支付的又一個新時代。
在“互聯網+”的快車上,商業銀行電子化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手機銀行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民生銀行手機銀行的相關數據非常具有代表性:截至2016年6月末,民生手機銀行客戶總數達2177.54萬戶,比上年末增加274.97萬戶;交易筆數2.01億筆,較上年同期增長33.11%;交易金額3.88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07%。
圍繞著手機的移動支付已成為銀行支付服務的重要戰場。從多家銀行的戰略佈局來看,未來重要的趨勢是構建以線下近場非接支付和線上遠場一鍵支付為核心的移動支付産品體系,打造覆蓋全産品形式、全作業系統的移動支付産品線,力促支付的自主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智慧化轉型穩步推進
打通全産業服務鏈條
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銀行業開始著力打造全能型公司銀行業務産品體系,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成為轉型目標。
一方面,銀行業紛紛佈局産業供應鏈金融,例如,招商銀行小企業E家發佈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與解決方案,拓寬互聯網金融産業鏈;平安銀行推出物聯網金融,全方位佈局産業鏈;浦發銀行推出“spdb+”浦銀在線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通過逐步串聯和整合浦發銀行集團內銀行、基金、信託等資源,致力於打造集團統一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在各股份制銀行的帶領示範下,2016年部分大型銀行也開始試水在線供應鏈金融。
另一方面,多家商業銀行進行了交易銀行的升級版改造。如中信銀行“交易+”利用中信集團“實業+金融”的綜合競爭優勢,服務於企業經營的整個交易鏈條和價值鏈條,其提出的“增強、延伸、整合、互聯”四大理念,就是“在增強企業財務服務的基礎上,向企業的業務鏈條延伸,發揮中信銀行資源整合優勢,構建互聯的交易生態圈”,最終實現“不止于金融”的綜合金融服務供給。
與此同時,民生銀行交易銀行部與11家聯盟客戶達成了戰略合作,通過“聯盟平臺”的合作模式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合作雙方客戶引流,推動實現銀企共贏。利用與平臺連接的互聯互通,民生銀行將金融産品和服務多維度、快速高效地輻射到各平臺億萬會員客戶群,打造幾何級、N維裂變模式的虛擬支行互聯網代銷生態平臺,從而真正做到批量導入客戶、批量導入流量、批量銷售産品,構建“服務客戶的客戶”的新商業模式。
跨界融合風起
構建互聯網金融生態圈
2016年7月15日,銀監會出臺關於《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首次提及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並在“‘十三五’發展環境”、“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等重點章節5次提到“構建互聯網金融生態”、6次提到“跨界合作”、4次提到“協同創新”。
應對跨界挑戰,跨界融合成為了一種新的思路。在數字化創新的路上,不少商業銀行伸出了橄欖枝。比如,廣發銀行與單一最大股東中國人壽開展跨界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該行還積極與包括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在內的各類擁有海量客戶的企業開展互聯網金融合作。數據表明,跨界合作所帶來的效益可觀:截至2016年12月20日,廣發銀行互聯網電子賬戶“E賬通”已突破500萬大關,網絡金融業務發展初具規模。
銀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銀行業近年來的戰略規劃中,“互聯網+”的思維越發明顯,隨著銀監會正式發文鼓勵銀行業構建互聯網金融生態圈,新一輪的跨界浪潮正在醞釀。
“下一步,廣發銀行將借力中國人壽成為單一大股東的有利契機,與國壽集團協同發力,用“+互聯網”改造傳統業務,逐步形成具有強大信息技術支撐、電網移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的一體化綜合銷售平臺,實現一個客戶、一個賬戶、綜合金融;同時盤活存量數據,創新獲客方式,強化數據共享和創新應用,開發互聯網專屬産品和場景化、碎片化産品,推進精準定價、精準行銷和精準服務,積極構建商業應用場景,搭建具有廣發人壽特色的互聯網金融生態圈。”廣發銀行網絡金融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