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真的要來了

2017-02-06 09:31:05|來源:經濟日報|編輯:許煬

  春節期間,上億國人通過微信、支付寶等工具互發紅包,免去了現金交易的繁瑣。雖然發紅包不用現金,但是紅包裏的錢實際上還對應著一張張鈔票。數字貨幣的出現或可改變這一狀況。一串密碼、一個證書,將成為紙幣的替代品。

  有媒體報道,春節前,中國人民銀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測試成功。春節後,央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也將正式掛牌。這意味著,人民銀行將成為首個研究數字貨幣及真實應用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真的要來了。

  需要明確的是,這裡所説的數字貨幣是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因為有國家信用做擔保,央行數字貨幣本質與流通紙幣相同,屬於現金(M0)的範疇。具體來説,就是由特定密碼學與共識演算法驗證的、可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用戶可以將其存放在銀行現金賬戶,並獲取流通支付等功能,還可以放在銀行電子賬戶,形成電子貨幣並獲取利息。

  數字貨幣是隨著區塊鏈等新興科技的興起而出現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對貨幣支付功能的要求。理論上,數字貨幣能提高交易效率並節省成本,促使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升服務水準,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其技術可以讓任何參與者都無法偽造數字貨幣,減少交易風險。

  對於央行來説,將數字貨幣列為法定貨幣,可以幫助監管者更準確、靈活地運用政策工具,追蹤資金流向,全面監測和評估金融風險。數字貨幣支持“點對點”支付結算,還可以提高市場參與者的資金流動性,使利率期限結構更平滑,貨幣政策利率傳導機制更順暢。

  鋻於當前支付方式的巨大變化以及上述技術優勢,已有多國政府將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納入政策規劃。

  不過,當前我國發行數字貨幣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尚不完善。因為區塊鏈技術佔用資源較多,無論是計算資源還是存儲資源,都應付不了當前的交易規模,使得數字貨幣的成本高於紙幣。此外,數字貨幣的“留痕跡”和“可追溯”特性,能提升經濟交易活動透明度。但同時大量貨幣用戶信息也面臨洩露風險,如何在打擊違法犯罪時,保護用戶信息,也需加以考慮。

  區塊鏈技術僅是數字貨幣可選擇的實現技術之一。如果繼續應用於數字貨幣,應拓展區塊鏈技術,提升該技術在網絡安全、業務處理性能、交易一致性等方面的能力,堵住安全漏洞,使整個交易數據更加安全可靠。同時,加強信息保護立法。加大對公民信息收集和安全存儲相關企業的監管力度,重罰非法獲取並倒賣用戶信息行為,保護數字貨幣用戶合法權益。

  在推進數字貨幣過程中,還應把握審慎原則,在某些業務場景搭建區塊鏈技術應用原型系統,逐步驗證大規模推開的可行性。(孟 飛)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