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法人模式落地: 直銷銀行有望迎來第二春
新年伊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的落地在銀行業引發眾多關注。中信銀行宣佈,已接到銀監會批復,同意在北京市籌建中信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百信銀行作為國內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從2015年11月宣佈發起設立到最終獲批,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而百信銀行的模式有望迅速被複製——記者近日了解到,包商銀行、徽商銀行均已明確表示將積極申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
“從國外經驗看,大部分直銷銀行為獨立法人。我國由於監管和制度方面的限制,多數均以事業部形式存在。銀監會將部分業務板塊和條線設立子公司制改革作為下一步監管改革重點,隨著監管的逐漸放開,直銷銀行將實現獨立化運作。獨立法人的運作模式有望使直銷銀行迎來發展的‘第二春’。”華創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獨立法人直銷銀行
攪局互聯網金融
獲批籌建的百信銀行,成為國內首家獨立法人資格的直銷銀行,也成為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直銷銀行。
銀監會批復文件顯示,此次獲批籌建的百信銀行由中信銀行和福建百度博瑞網絡科技公司作為發起人,分別認購百信銀行14億股和6億股普通股股份,入股比例分別為70%、30%。
百信銀行的獲批之所以引發關注,緣于其為銀監會探索部分業務板塊和條線子公司制改革設想以來落地的創新試點方案,這一金融監管的創新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為傳統銀行開啟了一個“金融+互聯網”的新金融發展模式。
“成立單獨的直銷銀行可以有體制機制上的優勢,在成本核算和産品定價上更加明確。而與互聯網的融合,可以借助百度的流量,很大程度上提升直銷銀行對於規模的需求,在獲客成本及客戶競爭力方面更具優勢。”張明認為。
同時,與互聯網企業主導下的微眾銀行、網商銀行不同,百信銀行有傳統銀行的控股,銀行的風控體系能夠得到有效運用,彌補了單純互聯網企業做銀行業務的缺陷。
獨資還是合資?
百信銀行的獲批激發了眾多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申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的熱情。
包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行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方案已通過董事會決議,並向監管部門充分表達了爭取獨立法人試點資格的意向,將按照監管部門的整體安排和要求,積極爭取直銷銀行試點。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徽商銀行將與京東合資成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
民生銀行副行長林雲山曾在銀行業例行發佈會上透露,2015年,民生銀行已向監管部門報送了《關於擬設立民生直銷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的請示》。去年9月,光大銀行也曾公告稱,該行將設立直銷銀行子公司,註冊資本不超過10億元。
記者在進一步的採訪中了解到,無論是百度與中信銀行聯手打造的百信銀行,還是徽商銀行與京東的合作,都是彼此借力,利用銀行強大的金融風控、産品研發和客戶經營能力以及互聯網技術和用戶流量資源,來滿足客戶個性化金融需求,是銀行與互聯網公司深度合作的有效創新模式。而以包商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表示將採用獨資方式。
“獨資直銷銀行在跨界整合上構建客戶生態圈,拼的則是體量小、行業多的垂直細分‘小而美’生態。”有銀行業人士如是表示。
包商銀行直銷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包商的直銷銀行初期將採取獨資方式,未來會根據合作的情況選擇引入適合的股東。如果説百信模式是‘先結婚再戀愛’,那麼我們的模式就是‘先戀愛再結婚’。”
“銀行與互聯網公司,即使一開始就用股權綁定,在雙方缺少合作經驗的情況下,不確定性也會比較大。股權是核心資源,我們希望先合作,再選擇一家在企業文化、團隊等方面比較契合的合作方釋放股權。”該負責人還表示。
中小銀行
如何精準發力
事實上,從目前來看,國內直銷銀行的數量雖有了較大的增長,但與歐美發達國家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直銷銀行仍處於萌芽狀態,無論是業務規模還是用戶數量,直銷銀行都遠遠落後於手機銀行、網上銀行。
“在當前互聯網金融時代下,商業銀行積極開展直銷銀行更多的是電子銀行的升級和遷移,是為了了解和嘗試這種有別於傳統金融理念的服務模式,以便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先發及客戶認可優勢。”張明直言。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直銷銀行想要脫穎而出,光有獨立法人資格還遠遠不夠,未來如何給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産品才是影響直銷銀行能否立足的重要因素。
“發展直銷銀行應該從整體上進行規劃,將直銷銀行的發展納入全行發展規劃當中,注重差異化定位與特色發展,避免成為電子銀行的簡單升級版,做真正的直銷銀行,成為獲取新增客戶、開拓新市場的有力手段。”張明表示。
可喜的是,在明確定位和“精”、“準”服務方面,多家中小銀行正在作出有益探索。以包商銀行為例,基於對金融業數字化趨勢的判斷,包商銀行直接著眼于數字銀行的運營特徵來設計直銷銀行,在2015年8月正式上線國內首家數字銀行業務平臺“有氧金融”,率先實踐直銷銀行2.0,並明確了“數字化、移動化、深度場景化”的發展方向。
在深度場景化方面,包商數字銀行嵌入到為客戶在線生活提供服務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場景中,將銀行的賬戶體系、財富管理、消費信貸等産品和服務融入到互聯網企業的業務流程中。例如,“十三五”期間,精準扶貧成為一類連接生産生活和金融需求的互聯網應用場景,包商數字銀行創新性推出的“精準扶貧馬上幫”模式成功融入了這一場景。包商銀行員工通過“精準扶貧馬上幫”項目共出借資金1166萬元,直接或間接幫扶了建檔立卡貧困戶112戶、35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打造“精”和“準”的産品線外,業內人士還建議,中小銀行作為本輪直銷銀行發展的重要力量,需形成行業合力,共同探索和摸索行業的發展路徑。“通過建立中小銀行直銷銀行聯盟,實現聯盟行間的信息、産品、資金、風控等資源共享,同時能夠進行經驗借鑒和互通有無,更好地滿足客戶金融需求,拓展直銷銀行的潛在市場。”張明表示。(記者 孟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