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高管共話兩會:互聯網金融發展進入深水區

2017-02-27 13:43:5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許煬

  互聯網金融,是近年來兩會的新“熱詞”。2017年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業內期待更多的聲音,共同推動互聯網金融走向規範健康發展。

  兩會前夕,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高管,把脈行業,為未來的發展建言獻策。

  綠地創新投資公司常務副總龐引明:互聯網金融發展進入深水區,有人認為,今年互聯網金融會觸底反彈。無論行業從業者,還是政府監管部門,都需要認真考慮如下一些問題:

  一是針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創新特點和試錯需求,建議在部分互聯網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展監管沙箱(Sandbox)試點,可以由監管部門備案、目標企業獲得許可後試行,建立類似英國等國家金融創新管理的新模式,以適應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

  二是對國家和省市兩級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進行功能增強,使得他們在自律管理功能的基礎上,增加部分業務備案(或審批)權限。

  三是鼓勵金融機構對以區塊鏈為基礎的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予以重視,對新金融變革的原因、途徑、方法、技術予以研究、嘗試、吸收整合。在知識經濟和知識革命的時代,經濟發展的內涵和外延,已經與傳統金融體系逐漸變得不相融合。這也正是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産生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業態的根本原因。

  東方匯董事長胡嵐:全國範圍內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已持續近一年,成果斐然,有關數據顯示,在四五千家的互聯網金融平台中,正常運營的只有1600家左右。我們認為,在不斷推進的監管升級過程中,2017年,去偽存真、大浪淘沙的過程仍將繼續,最終經過層層考驗留存下來的平臺必將大有前途,作為中國東方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東方匯平臺,有信心和能力經受考驗。此外,經過近一年的監管整頓,行業的生態環境有了極大改善,隨著監管的完善,投資者對互金行業的信心也隨之逐漸恢復,這對於合規的平臺而言,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將步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對於下一步的發展,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的模式是各個平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隨著行業加速向縱深發展、行業規範逐步趨於嚴格化,東方匯同樣面臨著一定轉型壓力,但東方匯將主動適應政策強監管的新常態,抓住國家推動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契機,深入研究相關政策,做好戰略調整完善和落地實施,加快公司轉型升級,以打造成面向東方係的金融資産交易平臺為戰略目標。

  互聯網金融行業屬於新興行業,平臺之間業務模式各有韆鞦,因此個人建議監管可以更加靈活,充分考慮平臺的特性,給予一定的寬鬆政策。

  網信理財CEO陳志雄: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金融科技已成為熱詞,基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的一系列技術創新,成為金融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也給整個金融行業的授信方式、效率、透明度、安全性等方方面面帶來了全新的變革,成為普惠金融發展的助推器。

  《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更是將數字科技與普惠金融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為真正實現普惠金融提供了強有力的催化劑。

  在2017年及今後很長時間,中國金融科技必將成為全球行業領頭羊,而作為中國金融科技的實踐者——網信理財希望為全球普惠金融發展貢獻更多經驗和智慧。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首先,為期一年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專項整治行動臨近收官,行業規範發展進程不斷加速。在多部門緊密協作下,信息披露、銀行存管、登記備案等多項配套政策陸續落地,行業即將迎來監管常態化。此前合規經營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整治之後應進一步釋放行業發展空間,推動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合作在更廣更深的範圍開展,促進金融行業創新。

  其次,引導互聯網金融企業切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在相關政策文件中都被多次強調,互聯網金融在這兩方面都具有獨特優勢。應引導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強化風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更快更好地為實體企業提供靈活便捷的金融服務。同時,我們也期待改革的不斷推進,釋放出更多活力和空間,為互金行業更好地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環境。

  最後,引導投資者樹立良好投資習慣。當前急需提升投資者風險意識,同時建立健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長效機制。互聯網金融平臺應自覺做好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遠離非法集資,合規穩健經營。此外,平臺還應注重培養用戶形成理性成熟的理財習慣,加強相關宣傳引導工作,使之覆蓋和影響更多人群。這不僅能有序釋放廣大居民的理財需求,也將對社會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産生重要作用。

  易寶支付CEO唐彬:中國第三方支付,尤其是移動支付,已經走在全球前列;而相應的管理和規範,也正在逐步完善中。作為行業參與者,是樂於見到整個市場走向規範可持續發展的。

  金融是經濟的血液,也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企業以及政府,都應當積極關注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升級。數字普惠金融的未來,將會從第三方支付走向大數據徵信和普惠金融,整個體系越來越豐富化和多元化。支付和徵信以及圍繞業務的大數據環境,將成為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和商業交易的基石。

  第三方支付的場景化,不僅在於B2C領域,還在於B2B領域,尤其未來數年,隨著傳統行業的快速互聯網化,會讓第三方支付市場獲得指數級增長。

  政府主管部門對上述領域的關注和重視,將有助於更好的促進行業的發展,也將更早、更好地規避發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理財范CEO申磊:需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硬體”。

  經過近幾年的支持和規範,我國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壯大,以網貸為例,累計交易額已經突破3萬億元,有效緩解了部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與此相對應,監管部門逐漸明確各業態的合法身份及監管要求,為互聯網金融更好發展鋪平了道路。去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規範互聯網金融”發展,顯然是意識到互聯網金融存在一些風險,這也是監管部門開始大刀闊斧完善監管的重要原因。同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但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範和規範發展,不僅需要完善監管、建立規章這樣的“軟體”支撐,更需要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硬體”,即行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數據存儲、信息共享、徵信、評級、審計等第三方服務。特別是在徵信方面,由於無法接入央行徵信,互聯網金融機構在風控上缺乏一個有力的支撐,在違約成本上也缺乏有力的威懾,這都可能給行業造成不必要的金融風險因素。而早在2015年的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中,央行即提出培育互聯網金融配套服務體系,推動符合條件的相關從業機構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希望監管部門能從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和風險防範的大局出發,積極投資、引導、完善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記者 龐東梅)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