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共建互聯網消費金融生態
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蓬勃發展,改善了整個中國金融業態,使之健康而持久的發展,推動了消費信貸,促進了中國消費升級。
互聯網把信用、風險,數據收集等各個環節打通,不僅推動了中國消費發展,還推動了消費金融的發展。用互聯網工具降低成本,可以改變過去的金融方式,提高效率。新的技術發展,使消費金融産業能夠更加健康而持久的發展。
非銀行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2016年業績表現如何?從部分銀行公佈的業績報告可見一斑。
由招行全資子公司永隆銀行參股成立的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16年營收15.33億元,凈利潤3.24億元;郵儲銀行旗下中郵消費金融公司成立一年多,實現了累計放款突破100億元。
除了銀行係的消費金融公司,銀行業消費信貸規模也迎來漲勢,比如2016年,郵儲銀行個人消費貸款新增3647.23億元,同比增長49.49%,餘額突破萬億元;哈爾濱銀行2016年消費貸款餘額694億元,同比增長102%。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實施促進消費升級”、“增加高品質産品消費”,與其密切相關的消費金融行業又迎發展良機。而當前,無論是銀行加大消費金融佈局,還是金融科技公司在消費金融的探索,各類型機構之間的跨界合作是趨勢之一。
銀行與金融科技的結合
日前,樂信集團CEO肖文傑宣佈,樂信向4.35億信用卡白領持卡人群全面開放,旗下品質分期購物商城分期樂已經支持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信用卡分期購物,與工商銀行的聯名信用卡即將上線。後續,樂信還將與數家銀行推出聯名卡,幫助信用卡獲取優質用戶。
對於這一合作,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中心副總裁沈衛裕表示,分期樂商城與工行1.25億信用卡持卡人群的打通、攜手是一種必然,希望聯合樂信打造跨界合作的典範。
“傳統銀行業都在謀求業務轉型,以適應客戶行為變化,在這個過程中金融科技的應用變得尤為重要。傳統銀行應對金融科技公司帶來的挑戰有兩種選擇,加大科技投入自身變革,謀求合作共同發展。互聯網金融改變了用戶的消費習慣,用戶消費習慣改變又反過來促使傳統銀行改變,與金融科技公司全面合作共建生態,是雙方的共贏選擇。”德銀中國銀行業分析師範海爍説。
據肖文傑介紹,通過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可以為商城提供充沛、穩健、低成本的資金供給渠道。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互聯網公司與金融機構二者之間不是顛覆關係,大家各展所長、水乳交融才最高效,才能聯合打造一個開放共贏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生態系統。
沈衛裕認為,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合作,將消費信貸滲透率提高到30%。目前會關注高成長性用戶,比如現在在校大學生有3500萬,從在校、畢業到走向社會崗位,會買房、租房、家裝、買車、結婚、生小孩、母嬰、教育培訓等,消費信貸可以陪伴客戶一輩子。
電商與金融的跨界融合
憑藉著場景與客戶的優勢,電商係消費金融公司迅猛崛起,以螞蟻和京東為代表,雙方在消費金融上分別主推的是螞蟻花唄和京東白條。
對於電商係消費金融模式,業內分析認為,這是其自身業務的改良和延伸,阿裏、京東搭建起集支付、理財、信貸、電商交易於一體的産業鏈,不但可以拉動銷售,還能進行資源整合,借助大數據技術基礎實現風控。
在肖文傑看來,分期樂商城是僅次於淘寶和京東的第三大線上出貨渠道。“跟我們商城合作的品牌和店舖數量都超過3000家,與蘋果、寶潔、OPPO、vivo、美的等品牌建立了官方直供合作,未來也將持續在消費場景、資産、資金、用戶等領域向合作夥伴全面開放。”
就電商企業自身來説,消費金融産品的使用最終是依託于電商平臺,其本身覆蓋用戶廣且黏性較高,推出的消費金融産品在拉動用戶消費需求和增加用戶關注度上的作用毋庸置疑。范海爍認為,依託于科技的消費金融面臨來自於監管的時效性和執行性,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潛在不合法性等嚴峻的考驗,但未來借助於政府的支持,監管的加強,商業模式的改善,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科技的發展,有望實現持續發展。
跨界合作共建良性生態
據沈衛裕介紹,消費信貸佔整個銀行信貸規模比重方面,美國為44%,中國約20%;信用卡方面,3億美國人擁有6億張卡,意味著一個美國人有2至3張卡,13億中國人現在只擁有4.3億張信用卡,平均三個中國人擁有一張卡。這個對比説明,消費信貸空間是相當大的,而且,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正在崛起,消費信貸在消費中的佔比逐年攀升。
有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規模或將達到4萬億元,而其中大部分份額將會被技術驅動型機構佔領。蛋糕如此誘人,引得各領域開始尋覓良機。在自身的變革方面,傳統銀行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資、更新核心銀行系統、加快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推進網點轉型和拓寬渠道、並積極開發新産品。同時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也在推進,包括成立合資公司、共享渠道、交叉銷售。
范海爍稱,金融科技在傳統銀行業的運用其實是將挑戰轉變為機遇,傳統銀行業正積極地從自身的變革做起,並謀求同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從上市銀行的數據來看,金融科技的運用已經轉化為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強的客戶黏性;長遠來看,能戰略性地部署銀行電子化信息化業務、構建互聯網金融生態體系的銀行將具有差異化競爭能力。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樊綱表示,以樂信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蓬勃發展,改善了整個中國金融業態,使之健康而持久的發展,推動了消費信貸,促進了中國消費升級。
“互聯網把信用、風險,數據收集等各個環節打通,不僅推動了中國消費發展,還推動了消費金融的發展。用互聯網工具降低成本,可以改變過去的金融方式,提高效率。監管部門也要適應新的時代發展,新的技術發展,使消費金融産業能夠更加健康而持久的發展。”樊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