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微型交易平臺的投資風險

2017-04-13 09:43:03|來源:經濟日報|編輯:許煬

  日前,一些冠以“投資諮詢”“網絡科技”等名稱的公司以及部分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紛紛開通了微型交易平臺,打著“微投入、高收益、交易靈活”的幌子,誘導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參與交易。但由於目前相關法律法規不明確,盲目參與這類非法交易很容易受到損失,對此,投資者應擦亮眼睛,遠離微型交易平臺。

  近些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少交易平臺形成了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手機APP軟體、電腦客戶端操作的新型投資方式。這些平臺在提高交易便捷性、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與此同時,由於交易平臺魚龍混雜、相關制度規則缺位,也很容易讓投資者一不小心落入陷阱,以微盤、微交易、雲交易等為主要投資方式的微型交易平臺便是其中的典型。

  微型交易平臺其實並不複雜,它充分利用投資者“小賭怡情”的心理,採取批量撥打電話推介、利用網站的廣告彈窗開展宣傳、美女主動加微信好友等方式,打出“1分鐘收益75%”“5分鐘上手交易”“24小時T+0模式”等字眼,宣傳自身平臺的小額、便利、品種多等特點。

  以網上名目繁多的微盤交易為例,其投資金額起點一般都很小,有的甚至只要10元錢,因而可以直接用微信支付下單交易;挂靠的標的多種多樣,比如原油、貴金屬、基本金屬等大宗商品;交易規模也很小,小到可以0.1噸一手,遠低於正規的交易所市場。

  雖然這些形形色色的微型交易平臺採用了諸多期貨特有的交易機制,但它們並不是正規的期貨交易,不涉及實物交割,也不具備規避價格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以微盤為例,它實際上對應的是大宗商品現貨市場電子盤,是從原有現貨交易中衍生而來的,只不過是將原來的大盤交易轉為小盤交易而已。説白了,這些微型交易平臺是穿上移動互聯網的馬甲,以此規避《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等相關法規的監管,並非“普惠金融”。

  不僅如此,對投資者而言,很多微型交易平臺更像是一種賭局或騙局,讓人防不勝防。有的微型交易平臺客戶資金不是讓第三方銀行託管,而是直接進入平臺自有賬戶,累積到一定程度便卷款走人,涉嫌本金欺詐;有的則是控制後臺價格走勢,與投資者對賭,並收取高昂的手續費,使其上當受騙;還有的即便是實盤交易,但在客戶盈利時以各種理由不讓其順利出金,之後再關閉交易平臺而跑路。各種花招迭出,都是“滿滿的套路”。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微盤、微交易屬於新型投資方式,相關立法尚未成熟定型,投資者因非法交易行為遭受的損失很難得到有效保護,不少人在血本無歸後投訴無門。因此,投資者一方面要認清微型交易平臺的真實面目,不輕信各類高額投資收益的虛假宣傳,自覺遠離微盤、微交易、雲交易等;另一方面,投資時要選擇合法正規的交易場所,了解交易風險和交易規則,看護好自己的錢袋子。(何 川)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