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再現取消發行潮

2017-05-19 11:19:28|來源:經濟日報|編輯:許煬

  隨著二級市場持續調整,一級市場更是“壓力山大”。今年前4個月,債券市場出現了規模更大、涉及面更廣的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潮。尤其是近兩個月,調整更明顯。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3月份和4月份,推遲或取消發行的信用債達240隻,規模為2067億元,規模和數量超過去年同期。

  與此同時,償債高峰悄然而至。截至5月5日,有近3.5萬億元信用債,包括短融、中票、公司債、企業債和定向工具等,將於年內到期,平均每月到期規模超過4300億元。

  發行下降利率跳漲

  受市場變化影響,企業取消或推遲債券發行並不鮮見。

  去年以來,債市已經出現過兩輪集中推遲和取消債券發行的情況。去年4月份,債市累計推遲或取消發行144隻債券,規模合計1316億元;第二輪出現在去年末,債市累計推遲或取消發行96隻債券,規模合計977億元。

  不過,最近這輪取消發行潮持續時間長且規模更大。從債券發行量來看,去年末以來,信用債發行規模大幅下降,這一狀況持續至今。

  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信用債發行規模合計1.5萬億元,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去年前4個月發行信用債3.3萬億元。進入5月份,這種狀況仍然在持續。5月份第一週,非金融企業短融、中票、企業債和公司債合計發行約598億元,總發行量較此前一週大幅下降。

  同時,二級市場交易繼續萎靡。5月份第一週,銀行間和交易所信用債合計成交2763.64億元,總成交量相比前期有所下降。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認為,去年以來債券市場的大幅調整導致機構投資意願不高,新債認購倍數持續下滑。

  企業推遲或取消發債的直接原因是發行成本大幅攀升。4月27日,貴州貴龍實業有限公司發行的一筆5年期2A級債券的利率竟高達7.8%。當日,浙江崑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17崑崙01”詢價時利率區間為7%至9%,最終債券票面利率為7.8%。

  不僅如此,就連投資者覺得較為“靠譜”的城投債發行成本也高達7%左右,兩隻7年期2A級城投債“17黔南債01”和“16營經開債02”票面利率分別達6.99%和6.98%,發行成本較去年跳漲了100個至150個基點。天風證券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信用債發行利率在7.5%及以上的債券數量共計22隻。

  多種因素推高成本

  在債市“去杠桿”的背景下,資金成本上升、政策收緊,債券市場供需不平衡加劇,市場分化明顯。

  導致企業發行成本上升的一個因素是不同評級債券流動性變化。從4月7日起,中證登將可質押債券的債項評級提高至3A級,2A+及以下的債券無法入庫質押。這意味著較低評級的債券流動性變差、性價比變低。業內人士表示,因為無法質押回購,流動性溢價自然也會被計算到發行成本中。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發行成本。

  這樣一來,部分信用資質較差的民營企業不得不承擔更高的發行成本。今年以來,發行利率在7.5%以上的,除“17貴州物流園項目債”和“17蘭花 CP002”發行人為國企之外,其餘20 只高息債發行人均為民營企業。當前一級市場的發債主體以中高評級的國企為主,民營企業流動性壓力較大、融資渠道也相對有限,不得不背負更高的融資成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央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佔據了82%的債券發行規模,民企的發債份額則大幅壓縮。

  信用風險的持續暴露,也使得債券投資者風險偏好顯著下降,進而抬高成本。2016年4月份也出現過信用債集中取消和延遲發行的情況,其導火索是短期內系列信用事件集中爆發,投資者風險偏好回落,信用債二級市場出現暴跌,並傳導至一級發行市場。

  聯訊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表示,最近這一輪債券取消發行潮,主要是在嚴監管下,信用債配置需求減弱以及由此導致的發行利率上升所致。

  尤其是進入4月份後,在密集監管政策之下,不少機構在二級市場拋售債券,使得二級市場的利率上漲壓力傳導至一級市場,這導致更多的企業推遲或取消債券發行,也使得高息債增加。天風證券統計顯示,企業發行利率在7.5%以上的高息債在4月份明顯增多,共有12隻,超過其他月份高息債數量的總和。

  企業須儘早適應

  在企業發債難的同時,償債高峰悄然而至。從5月5日計算,年內還有近3.5萬億元信用債將到期償還。

  近年來,企業特別是過剩産能企業發行債券的期限明顯短期化,對再融資的依賴程度有所提升。與2016年相比,今年發行的債券以短融(佔比50%)和中票(佔比18%)為主,公司債(佔比20%)和企業債(佔比4%)則明顯下滑。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在債市調整背景下,部分企業難以回避較高的債券融資成本。他提醒,最嚴重的後果是可能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

  “發行人應儘早適應。”李奇霖分析,部分取消信用債發行的企業,衡量發債和貸款的成本後,在有授信額度的情況下轉向了銀行貸款。“但不是所有取消或延遲發債的企業,都能如願獲得貸款。”目前來看,取消和延遲發行的信用債,主體評級低於成功發行的,這些企業在需要現金流週轉的時候,與銀行貸款的議價能力並不高。

  李奇霖認為,在企業各類融資渠道中,自我創造現金流和股權融資都較為困難,嚴監管之下,信貸和非標成本都將提高,通過信貸和非標獲得融資支持的難度也在上升。“相比之下,具備發債資質的企業,債券融資依然是比較合適的選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果靜)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