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發力消費金融:“巨頭玩家”怎麼玩?
近階段,多家傳統商業銀行高調進軍消費金融市場,這也被業界稱為“巨頭玩家”正在入局。
5月,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相繼推出了“校園貸”産品;6月6日,興業銀行又推出一款全流程線上自助信用消費貸“興閃貸”;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也相繼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園的準備。
對商業銀行而言,零售貸款中個人房貸增速受到抑制,正虛席以待輕資本、高效率貸款産品為抓手來加快零售業務轉型;而與對公貸款息差收窄、利率增速下滑的大趨勢不同,消費金融正呈現快速的利潤增長。
觀察人士稱,在這個非銀行業機構已入場佈局的市場領域、尤其是銀行“後發”的線上消費信貸市場,商業銀行要考慮的是如何運用好風險控制、合規經營、客戶資源、資金成本的優勢,抵補好過去産品體驗、場景方面的短板。
而對於非銀行業機構而言,他們原本的發展空間來源於“差異化競爭”,即從市場間隙入手服務傳統銀行不願意去服務的人群。但如果傳統銀行集體強勢回歸這一“間隙”領域,他們或也面臨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後的再轉型。
銀行探索“揚長補短”
“目前的消費金融市場,出現了風險控制、合規經營和利率定價方面的問題,在這些方面傳統商業銀行有較強基礎,風控、合規及定價是銀行的強項。”興業銀行零售資産負債部總經理嚴學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
他進而預測,商業銀行對線上消費信貸的介入,將從整體上改變消費信貸市場供應結構,改觀在合規經營等方面的滯後局面。
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首席研究員、副總經理周昆平近日撰文指出,場景、風控和客戶體驗是未來消費金融發展的三個關鍵點。場景方面,目前,各個垂直消費品類如數碼、旅遊、教育、家裝、醫療等賽道還未飽和;客戶體驗方面,要深刻理解目標客群偏好,設計滿足用戶不同場景需求的金融産品,通過快速迭代不斷提升産品體驗,從而增加用戶的使用黏性。
從傳統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觀察,其優勢主要在於風險控制、合規經營、客戶資源、以及資金成本的優勢。從已有産品來看,這些優勢也已被綜合運用。
先來看校園貸市場。以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最近推出的校園貸産品為例,其中,前者的貸款金額最高可達8000元,時間最長可達12個月;後者的授信額度為1000元~50000元,按照現行快貸産品利率5.6%執行,日利息萬分之一點五,同時可全額提現。與市場上動輒利率高達百分之六七十的校園貸産品相比,銀行的合規性及低廉資金成本是其重要優勢之一。
從興業銀行最新推出的“興閃貸”來看,銀行在重視客戶體驗方面,已經跳出了原本“線上申請、線下審批”的路徑依賴,採用全流程線上自助模式,即申請、審批、簽約、放款、還款等全部通過線上辦理。
因首期産品針對客群為“在興業銀行已有信用記錄”的存量客戶,這意味著客戶不用再去銀行網點面簽或再行提供紙質申請材料,即可獲得“最高額度30萬、最長授信期3年、隨貸隨還、按實際使用天數和金額計息”的靈活産品。
單從“隨貸隨還”而言,興業銀行並非首創。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包商銀行等都推出過類似的産品,貸款額度普遍在1000到30萬之間,按日息計算的産品,日利率大約在0.02%~0.06%之間,用戶可隨貸隨還。
這些産品在短時間內獲得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建行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在線借貸産品“快貸”已經累計服務客戶超過200萬戶,貸款投放超過700億元。
除了風控和資金優勢,存量客戶資源也是銀行欲“後發超車”的基礎。“我們銀行借記卡客戶有4千萬,但貸款客戶還不到100萬。”興業銀行零售資産負債部副總經理張浩在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給出了一組對比數據。他表示,該行的行銷手段也有創新,對納入“白名單”的存量客戶進行主動授信。
在打存量客戶牌之後,從後續産品延展性設計而言,張浩表示,他們考慮將“有流水”客戶也納入輻射範圍,比如與興易付銀行卡收單體系相結合以判斷客戶現金流情況。此外,也將在客戶充分授權的前提下,對接外部徵信數據源。
此外,傳統銀行本身的品牌優勢也助力了其此輪擴張。比如在“校園貸”業務中,傳統銀行大多可以通過與高校官方合作的方式接觸到學生群體,這遠優於一般平臺通過網絡渠道獲客,甚至可將優質用戶群體提前掌握在手。
在客戶操作體驗方面,銀行的借貸APP已與現有市場化産品越來越相似。甚至更進一步的是,比如興業銀行新産品,對存量客戶而言已不用下載APP,在銀行官方微信中就可獲得相關申請通道。
有觀察人士稱,這吻合銀行新近發展思路。在金融科技潮流的衝擊下,做出能夠真正盤活用戶、流量、帶來利潤增長的改變,會成為必然的選擇。
吃準“買房後”市場
頗有意思的是,促動銀行進軍消費金融業務的,除了宏觀政策提振消費、增強內需的大方向引導外,還有他們自己對客戶延伸需求的判斷:買完房的客群,會有接下來的“三個家”需求——家修、傢具和家電。
興業銀行零售資産負債部副總經理吳永進在接受採訪時提及了“三個家”概念,稱這三個行業都與老百姓消費領域密切相關,而該行推出“興閃貸”産品也符合行業形勢和銀行産品結構的調整。
去年樓市火熱,各家銀行均加大了個人房貸投放力度。根據央行公佈的《2016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去年末,個人購房貸款餘額19.14萬億元,同比增長35%,全年增加近5萬億元。
不過自去年末開始房地産市場進入宏觀市場,銀行對於個人房貸的額度投放也有所控制。從央行公佈的數據也可以發現,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佔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比例正逐漸降低,從去年中最高的超100%降至當前的40%左右。
但對於消費信貸,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家銀行內部獲悉,一些拳頭産品都會獲得內部專門辟出的一塊額度保障。對一些銀行而言,輕資本效用強的個人消費貸款,已經成為他們2017年零售業務調結構、增加利潤和市場競爭力的抓手。
銀行決心幾何?
對於傳統銀行進軍消費金融結果將會如何,第一財經記者採訪到的業內觀點並不一致。
從看好者提供的視角來分析,除了上文提及的風險控制、合規經營、客戶資源、資金成本等諸多方面優勢外,某新金融機構管理層人士還表示,眼下新金融機構部分消費信貸業務正面臨監管的“肅整”,這或也正好成為傳統銀行攻入的“最佳窗口期”。
該受訪人士認為,事實上新金融機構前期業務雖有不規範之處,但卻培養了市場,市場的口子已經被打開,已經被催生的市場需求仍然需要有人提供相關服務,而商業銀行等持牌機構因其規範性和安全性,有很大概率成為已打開的市場需求的首選投靠。
不過,也有一名本身出自傳統銀行的從業人士表示,銀行雖有足夠的條件,但成功與否還要取決於其總行層面真正做消費金融的決心有多大。有觀察人士稱,畢竟這已不是銀行第一次擺出要擁抱互聯網、靠攏新金融的姿態了,而前幾次的結果並沒有預想的樂觀。
三、四年前,餘額寶帶來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波衝擊時,多家銀行負債業務受挫。彼時,商業銀行進行“反攻”的手段是紛紛成立直銷銀行,一時間,國內多了幾十家直銷銀行。然而因為商業模式高度同質化,被市場詬病為業務和産品“換湯不換藥”的做法,最終使一批直銷銀行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在這一輪銀行對消費金融的發力中,其來自總行層面的決心與支持力度究竟有多大,其業務結構轉型及業務模式創新程度有多深,也將繼續受到關注。
對涉足消費金融業務的新金融機構而言,傳統商業銀行的攻入,是一場“虛驚”,還是將“洗牌”出一個全新格局,時間和市場的選擇,會帶來答案。(記者 夏心愉 洪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