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公司井噴後謀合規轉型
在10日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消費金融高層論壇上,業內人士表示,伴隨消費金融市場發展而來的風險問題正困擾著整個行業,合規經營已是消費金融行業準入的基本要求。在這一背景下,消費金融公司的商業模式也面臨調整。
我國消費金融市場自2015年起快速升溫,2016年各類參與主體大膽嘗試了線下和線上多種業務模式,市場快速擴容。論壇發佈的《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指出,最早試水行業並納入監管的合規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整體表現極佳,已然成為消費金融市場的中堅力量;有雄厚資本支撐的商業銀行次之;而依靠大數據優勢的電商係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也在快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伴隨而來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整個行業。與會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消費金融的風險集中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方面主要體現在杠桿率上,近幾年居民部門的杠桿率邊際貢獻在增加,消費金融要發展,但也不能成為居民部門過度加杠桿的渠道;微觀方面,部分消費金融公司也存在信用風險、資産充足率以及流動性方面的風險。
近兩年,國家政策對消費金融市場經歷了從鼓勵創新到規範發展的轉變,尤其是進入2017年以來,國家更是接連出臺政策嚴管。經過一系列整治,合規經營已是消費金融行業準入的基本要求。報告建議,在合規方面,一是將各類消費信貸企業納入統一的監管體系,二是加強內部風險管理,三是建立完備的個人徵信系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王剛預計,在互聯網金融合規經營背景下,消費金融公司的商業模式面臨調整,將從高收益高風險模式轉化為適度風險適度經營收益的模式。“風控是經營的生命線,消費金融在經營中要把風險把控住。”他表示。
與會人士也表示,中國消費金融市場在規範發展的同時,也需與創新並行。捷信集團董事會董事梅愷威表示,監管在鼓勵創新和控制風險方面實現平衡非常重要。“監管環境約束和條條框框過多的話就不利於創新的發展,但是鼓勵創新太多的話又會産生一定風險。”他説。(記者 張莫 實習記者 向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