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資管規定滿月 部分平臺“頂風作案”

2018-05-07 08:46:44|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許煬

  距離4月3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産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下稱“29號文”)已一月有餘。不過,仍有部分平臺“頂風作案”,繼續在其官網發售相關産品。而有些平臺雖下架了相關産品,但仍在“暗箱操作”。業內表示,平臺應積極整改,早日走向合規發展之路。如果已被認定為違規還繼續銷售的話,勢必挑戰監管底線。

  “我們會根據相關政策整改,‘違規’項目雖仍在發售中,但一定會結合國家的相關要求進行完善。” 有平臺客服向記者表示。不過,在記者詢問何時停售時,對方未給出具體整改時間。

  根據相關要求,未經許可依託互聯網發行或銷售資管産品的,須立即停止,存量業務最遲于2018年6月底前壓縮至零。

  據了解,政策下發之後,平臺紛紛應聲整改。4月4日晚間,恒大金服恒耀安益系列定向委託産品等互聯網資管目前已經緊急下線。4月23日,立馬理財宣佈平臺自4月23日起暫停新增理財業務。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涉及互聯網資管業務的平臺有19家。截至發稿時,記者發現,目前暴風金融、金聯儲金服、鳳凰金融等6家平臺已踩了急剎車,相關産品已停發,而萬達財富、恒大金服、東風匯等6家平臺相關産品已下架。不過,仍有部分平臺還在違規銷售定向委託投資類産品。停發和下架家數約佔全部的63.2%。

  29號文的出臺對正處於整改驗收階段的網貸行業來説,非常及時和必要。穿透式監管堵住監管漏洞,嚴防網貸機構“帶病”通過驗收,有助於提升整改驗收工作的成效。事實上,29號文對網貸機構備案影響重大,提前堵死網貸平臺通過拆分資管業務來達到備案要求的手段,敦促網貸平臺自覺清理違規的互聯網資管業務。同時,再次明確網貸平臺互聯網信息仲介的定位,防止出現渾水摸魚、打擦邊球的現象,業內人士説。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嘉寧表示,現階段平臺的首要工作,是依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規定要求進行自查自改,及時下架存在違規風險的投資産品,與監管部門保持及時的溝通。如果因為僥倖心理,為了短期的一點利益,遭到重罰,甚至影響備案,就得不償失了。(記者 鐘源)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