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小微企業信用建設是先手棋
民企的弱勢地位並非新命題,這也是近半年來決策層多個文件力求改變的重點。
而就金融更好支持民企這個問題,信用當是其中核心。
實際上,無論是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還是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五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中,信用體系建設都佔據了較大篇幅。
首先是體制改革的推動——以跨部門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優化金融産品供需匹配。
從政策引導而言,“競爭中性“的口號與共識漸漸形成,而配套的激勵約束機制也在調整——不少金融機構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民企、小微的考核目標和盡職免責政策。
《意見》提出,要從戰略高度抓緊抓好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從政策上,地方政府要依託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抓緊構建完善金融、稅務、市場監管、社保、海關、司法等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地域互聯互通。同時,健全優化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信息對接機制,實現資金供需雙方線上高效對接,讓信息“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
這一意見在過去幾年內已經得到實踐。包括浙江、江蘇等多地一直在推動區域跨部門數據信息整合。多項數據的交叉比對能夠更有效監測出虛假信息,勾勒出企業更真實的發展圖景和潛力,成為“擔保抵押”物品之外另一種信用憑證。此外,更加多元的數據也有助於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更精準的産品和服務。
其次是機制強化的推動——以更有力的增信來減弱對民企天然高風險的顧慮。
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引領作用,推動各地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和業務合作等,也是對民企的重要支持。
眾所週知,部分金融機構對民企的回避除了本身的畏難情緒外,也有對風險的客觀回避。而增信機制本質上就是減少金融機構的顧慮。
再次是技術創新的推動——以大數據等金融科技的應用與普及來減少信息不對稱。
制度的安排最終也繞不過技術的支持。過去幾年內,大數據的熱潮雖然有過度炒作或濫用之嫌,但更多是因為“挂名而未實”,有泡沫風險之虞。所幸,隨著近年來的嚴管和2018年部分平臺的風險出清,這一市場漸漸重回正軌。
不過,無論如何,互聯網對金融創新的促進作用日益顯著,而金融機構正在力求在該領域“後發制人”,一方面與具有技術優勢和流量入口的互聯網巨頭合作,一方面拼命補齊“技術短板”,加強業務模式創新。特別是在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大背景下,以技術強風控,這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裏金融機構能否落實支持民企、進而實現自身穩健發展的真正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