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5G時代 金融科技需大幅提升數據能力

2019-08-02 09:05:08|來源:證券時報|編輯:馮實

  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5G商用已啟動,其帶來的變化將是顛覆性的,那麼,未來會給金融業帶來哪些影響?帶著相關問題,證券時報記者近日採訪了金融壹賬通智慧風控總經理、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施奕明。

  他認為,5G技術將會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産生巨大推動作用,進而讓金融業務各環節更加“智慧”,目前,金融科技需要大幅提升“數據能力”——包括獲取、存儲、傳輸和處理能力等。

  5G不止是速度更快

  施奕明介紹,相較4G及更早的技術升級變化,5G帶來的變化將是顛覆性的,遠不止速度提高那麼簡單。5G技術主要有以下六大特點:

  第一是速度快。5G的速度快,不是簡單地將傳輸速率提高多少倍的問題,而是讓物聯網成為可能,並會直接導致流量重新分配。

  第二是泛在網。也就是會用多個低功率的基站來取代一個高功率的基站,覆蓋面會更廣,這將帶來藍海機會。目前在4G覆蓋的區域,競爭已進入紅海狀態,5G將會在未知領域帶來新增場景。

  第三是低功耗。5G的設備基本都是低功耗設備,可以長時間運轉。這給大範圍的實時監控等需求帶來可能,在智慧城市等應用上會更大空間。

  第四是低延遲。這一特性將有利於多個技術應用,比如醫療行業的遠程手術,自動駕駛汽車的遠程駕駛等,也會催生出很多新型行業。

  第五是信息安全標準升級。在5G時代,信息安全的標準會升級,有利於雲存儲、區塊鏈等技術發展應用。

  第六是萬物互聯。這是5G技術應用的最重要標誌之一,由於有新型的信號傳輸方式,萬物互聯、終端也無處不在。生産終端的廠商將會重新洗牌,流量入口也同樣會重新洗牌。

  讓金融各環節更智慧

  施奕明認為,基於上述特點,5G技術將會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産生巨大推動作用。因為人工智能技術是“靠數據喂出來的”,在5G時代,由於採集數據的場景、種類、方式都更豐富,數據量將會大增。同時,人工智能的應用效果也會得到提升。

  具體到金融業,由於金融場景的特性,其對人工智能應用的準確性、安全性要求更高,但隨著有更多的數據訓練更多模型,人工智能在金融業的應用——如行銷、風控、運營等方面,也都將更加“智慧”。並且,在一些決策環節,人工智能會比人更有優勢。

  比如,在智慧風控領域上,以小微貸款來説,物聯網設備産生的巨量數據,都會幫助金融機構來分析小微企業的經營和信用狀況,這有利於風控。

  在金融機構的運營方面也會充分體現智慧性,並有巨大變化。比如,在無人網點,客服人員被機器所取代,相關服務由智慧機器、全息投影來完成。

  兩件事可以提前做

  施奕明認為,金融科技會隨著5G的普及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超出預期,以至於現在還不能確切知道5G時代會産生什麼樣的智慧設備。不過,對於身處其中的金融科技機構來説,還是能提前做兩件事。

  首先要做好提升數據能力方面的佈局。5G時代到來,已經可以預期會有大量非結構化數據産生,對存儲量的要求急劇提升。金融科技行業尤其人工智能領域,就需要對應地做好數據的傳輸、存儲、使用等方面的準備,即先把基礎設施做好。

  他舉例説,現在銀行業數字化的規模大概只有20%左右,標準的交易環節都實現了數字化。但是,諸如客戶經理出去跟客戶訪談、客戶在網點辦理業務時的等待,等等,大多沒有記錄和數據。這些數據的傳輸、存儲要求很高,現在雲技術還不夠,但是5G來了之後,數據都要傳輸。所以,雲科技就必須要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供5G環境下數據的存儲和解決方案,這些都是顛覆性的改變。

  其次,也可先行試水5G場景創新。施奕明稱,金融壹賬通目前正在嘗試,比如與5G智慧終端設備廠商合作進行小規模試點,在原來覆蓋不到的、傳輸速率很慢的地方,嘗試金融場景實驗,試探創新的可能性。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