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觸網”環境

2019-08-21 10:35:26|來源:經濟日報|編輯:馮實

  未成年人在“觸網”過程中會遇到哪些侵害?互聯網企業應該如何打造未成年人保護體系?政府、家長和學校在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網絡環境過程中應該發揮哪些作用?

  近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與家庭教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就這些問題作了探討。

  近年來,因“觸網”導致的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例屢見不鮮。此外,未成年人在手機遊戲、直播平臺等應用中大額消費事件不時見諸報端。這都反映出未成年人的“觸網”環境需要優化。

  據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未成年人移動互聯網使用現狀調研報告》顯示,有21.25%的受訪學生表示,曾在使用移動互聯網時遇到過色情或暴力信息。此外,沉迷遊戲和短視頻、網絡霸淩等問題在未成年群體中也很突出。

  “在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所引發的訴訟中,從民事訴訟看,主要是未成年人在網絡上過度使用金錢等行為,例如未成年人在未經監護人允許的情況下,購買大量虛擬遊戲貨幣或者打賞直播主播。”北京西城法院民二庭法官程樂説。此外,在網絡上洩露未成年人信息、隱私,或者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權以及未成年人在網絡上發生爭執導致線下發生肢體衝突糾紛等,都是常見案例。

  近年來,一些互聯網企業著眼于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等問題,在一些互聯網産品設定上推出了未成年人保護模式。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總監王曉冰表示,騰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未成年人保護系統。比如,在遊戲方面,騰訊對所有玩遊戲的未成年人實行實名認證,並與公安身份信息系統打通,以提升認證有效性。

  字節跳動平臺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童淑婷介紹説:“字節跳動去年成立了抖音青少年網絡成長研究中心,發佈了保護青少年的‘向日葵計劃’,包括‘青少年模式’‘親子平臺’等産品策略。在青少年模式裏,未成年人只能看到專屬未成年群體的內容,提現、充值、打賞、直播的功能也被關閉。平臺還加強了對內容的管理,使用人工加機器雙重審核,嚴格控制低俗和不良內容。”

  然而,僅僅依靠互聯網企業推出類似舉措並不能完全解決相關問題。報告發現,多家互聯網企業推出的未成年人保護模式、家長控制模式等使用率極低,鮮有家長知道這些未成年人保護機制,主動開啟使用保護模式的未成年人更是少之又少。

  報告建議,互聯網企業根據青少年的興趣,設置能夠吸引他們的機制,並且專門為未成年人模式定制獨家的精彩內容,激發未成年人自主開啟保護模式的動力。

  與會嘉賓認為,除了企業之外,政府、家長、學校都應該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才能形成各方合力,提高問題解決效率。

  程樂表示,目前關於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方面的法律還存在一定空缺,加快未成年人網絡立法工作,可以更好地滿足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在健康網絡環境下全面發展的需要。為防範和減少網絡對未成年人侵害的發生,政府、企業、社會、學校和家長需要攜手合作,通過加強管理、行業自律、改進技術、強化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安全教育等多種途徑,共同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旭坤説:“希望通過國家立法和發佈政策,督促企業履行好社會責任,同時建立更高層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機制,從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到侵害開始,到干預、報告司法部門等過程,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機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副教授童小軍表示,要有效解決“如何正確引導教育”這一問題,突破口在於“網絡素養教育”進課堂。報告顯示,95%的受訪學生表示自己就讀的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進學校,76%的受訪老師表示不同意學生把手機帶進學校。

  童小軍認為,網絡素養是社會行為的一部分,學校不應該對移動互聯網一刀切,一律不允許進校園,而是應該開設專門的網絡素養課,並將這門課納入常規教育中,提升學生的網絡信息辨別能力。(記者 袁 勇)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