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推動“第二次人口紅利” 友信金服高效服務長尾小微客群
金融科技行業的興起和演進,輻射到傳統金融服務不到的領域,有力地推動著技術與金融的融合,數字化普惠金融的發展。
據媒體報道,近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廖理在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有關學習會上提到,金融科技讓金融業務觸達傳統金融無法覆蓋的人群,實現第二次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期通常是指一國在發展過程中勞動年齡(15—6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持續上升,少年和老年人口占比持續下降的歷史時期。而在人口紅利期內所形成的平均壽命的延長、個人儲蓄和資産的增加、高素質勞動力的累積等因素,會在人口紅利期結束後繼續對經濟增長産生積極效應,即“第二次人口紅利”。
廖理認為,金融科技讓金融業務觸達傳統金融無法覆蓋的人群,實現第二次人口紅利。第二次人口紅利不同於第一次人口紅利,是指企業應用科技將金融業務覆蓋到傳統金融之前沒有觸達的龐大人口,將其轉變為金融科技用戶。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此前也撰文指出,十餘年前,金融領域作為一個較為傳統的産業領域,技術滲透相對來説還不夠充分,因此有很多問題需要通過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來解決。比如傳統金融機構網點下沉到最底層問題,一直沒能得到有效解決,因此金融機構服務普通百姓的意願不強,實現普惠金融難度很大。
“這一系列問題,可能需要在新技術條件下重新進行思考和探索。”黃震指出。
依託于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金融科技協助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擴展市場容量,提高了金融普惠性。受益於此,普惠金融建設中的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也有了破解之道。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7年時,全球發展中國家中,受信貸約束的中小微企業高達6500多萬家,佔中小微企業總數的40%,融資總缺口超5萬億美元。
央行在《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 年)》中提到,金融科技成為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新機遇。要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實現滴灌式精準扶持,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近年來,在傳統金融體系之外,一部分新興金融科技平臺也在通過自身數據積累與技術迭代,為緩解長尾的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在科技賦能的過程中,幫助傳統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這一客群。
以友信金服為例,成立多年來持續服務於小微企業主的小額經營性融資需求,通過對個人信用的衡量,在長期服務小微企業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小微企業主個人的畫像數據,在拓展客戶觸達能力的基礎上更好地踐行“了解你的客戶”(KYC)準則。
在技術方面,友信金服以具有前瞻性的PaaS+IaaS 為底層技術後臺。其中PaaS 打造領先的通用中間件和大數據平臺,來應對業務的高速發展,提高業務研發的效率,使數據來源最大程度地多樣化,數據收集和數據處理最大程度地實時化,數據分析與數據應用最大程度地智慧化。
友信金服自主研發的智慧風控系統借助百萬餘個模型變數、數百個不同類別的風控模型、超過2000 條決策規則,對客戶的欺詐風險、還款能力、還款意願等進行高效的實時跟蹤與判斷。同時,其高吞吐、低延時的技術特徵,可以使在線批核時效達到秒級,並在支持每日超過100個不同業務流程同時在平臺上運行的情況下,保證百萬量級以上的日進件處理能力。
在此前由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舉辦的亞洲金融創新論壇上,友信金服CFO王海琛表示,在中國,通過金融科技的手段,能夠有效幫助SME企業主獲得他們所需要的金融服務。
截至 2019年上半年,友信金服累計服務借款人總數達到117萬,累計成交金額為861.3億元,近80%資金通過平臺流入實體經營領域,高效地滿足了以往很難被銀行覆蓋到的長尾小微客群的需求。
友信金服CEO、聯合創始人張適時認為,金融科技企業服務於小微企業主的融資需求,能夠提高他們創業成功的概率,對社會有正外部性價值,這一點是業務創新很重要的衡量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