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對外投資健康發展如何著力?
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成為拉動全球跨境投資增長的重要引擎。
強化政策支持應對風險挑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引導對外投資健康發展”。這一表述看似簡短,卻對中國對外投資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今年年初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對外投資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的2538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1690.3億元,同比下降0.6%(折合242.2億美元,同比下降3.9%);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953.4億元,同比下降12.4%(折合279.9億美元,同比下降15.3%)。
“疫情影響下,2020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資和中國對外投資都處於較為不利的形勢。特別是疫情導致部分發達國家投資保護主義傾向加強,中國對外投資發展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準入階段投資機會將大幅減少,部分在美國經營發展的企業也會面臨被強制退出的風險。”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員龐超然分析道。
對於鼓勵對外投資健康發展,龐超然表示,一是要繼續鼓勵有實力、有能力和講信譽的企業投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品質發展;二是繼續提高對外投資品質,促進國別(地區)佈局優化和投資行業結構調整,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競爭力和投資效益;三是完善對外投資服務和保障體系,為對外投資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優化政策環境拓展發展空間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要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引導對外投資健康發展”的要求,應該如何著力?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大兼職教授、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和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趙海英聯合提交了《新形勢下推動中國企業高品質走出去的提案》。提案指出,全球宏觀經濟形勢深刻變化,中國境外資産的安全隱患增大;地緣政治因素錯綜交織也使中國企業面臨更加敏感的境外投資環境。
為妥善應對上述挑戰,推動企業高品質“走出去”,兩位委員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包括: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做好新形勢下境外資産的安全保護;加強對外投資合作引導,督促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尊重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注重構建境外合作夥伴關係。
關注對外投資話題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他今年帶來《關於明確境外設立無具體實業項目的股權投資基金或投資平臺主管核準部門的提案》,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發文明確對境外投資的審核模式,保障企業的“出海”通道更加順暢。
境外經貿合作區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載體和平臺。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秘書長、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濟光建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健康發展;成立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引導基金,破解資金融通難題;拓寬海外投資項目融資發展空間,創新金融支持方式;鼓勵民營企業積極“走出去”,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明確“走出去”公共政策導向,激發中小企業投資熱情;全面構建對外投資促進體系,健全政治風險補償機制。
近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居民個人境外投資意願不斷增強,但政策環節並未完全理順。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原行長楊小平建議,在周邊國家開展個人境外投資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這將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健全相關政策,滿足個人境外投資需求,進一步推動中國對外開放進程。
全國人大代表,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志強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海外投資支撐體系和企業海外投資經營保障體系,發揮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為企業“走出去”推進海外資源投資開發創造條件。(記者 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