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涉稅信息偷稅得不償失

2020-06-29 09:43:58|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馮實

  近日,深圳稅務稽查部門通過“被任職”冒用申訴風險線索查獲一例冒用個人身份信息偷稅案。據悉,深圳某公司在2017年至2018年間,通過“黑仲介”購買了一批在校大學生個人信息,冒用後在未簽訂勞務合同、未實際發放工資的情況下,虛列人員開支,偷稅10多萬元。目前,深圳稅務稽查部門正對此事依法處理。

  2020年,我國首次開啟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這是體現量能負擔、稅收公平、深入推進減稅降費的有力舉措。在匯算清繳期間,各類媒體對其廣泛宣傳,可是仍有一些行銷平臺兜售所謂“退稅攻略”,還有個別人借匯算清繳自主申報時填報虛假涉稅信息騙取退稅,結果被稅務部門大數據監控到。

  偷稅漏稅顯然屬於違法行為。捏造虛假信息,以達到少繳稅的目的,這種做法為了圖一時小利,失去的卻是長遠利益,還可能會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侵犯。“車無銷,不可行馳于路;人無信,不可行走世間。”身為納稅人不履行納稅義務,鋌而走險偷稅,必定會受到法律的處罰,最終小利益的“芝麻”沒撿到,還會丟了誠信的“大西瓜”,在個人信用上留下難以去除的污點,對自己就業、升學、貸款等都會帶來不利影響。

  誠信聯合褒獎,失信聯合懲戒。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增強社會成員誠信意識,營造優良的信用環境。尤其是在守信激勵和失信約束機制上,我們一方面在將“看不見”“摸不著”的個人信用逐步“變現”,化為個人、企業的一種財富;另一方面,“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正在建立健全,對違法失信行為的懲治力度也必將不斷加大。

  誠信不僅關乎一個人的道德,也關乎一個企業、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競爭能力。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下,“守信”“守法”是一個自然人、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最大資本。隨著全社會信用體系的紮實推進,“失信者”必將變為“透明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因此,千萬不能無視誠信、褻瀆誠信。( 楊陽騰)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