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惡意“羊毛客”需監管發力

2020-07-14 09:17:39|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馮實

  為提振消費,各大電商平臺加大了優惠力度,不少消費者也瞄準機會下單心儀商品。但一些通過不法手段“薅羊毛”的惡意“羊毛客”卻“圍剿”平臺企業,破壞市場秩序,亟待整治。

  “羊毛客”針對優惠券、現金紅包等“薅羊毛”,是近年來線上購物不斷發展産生的一種不良行為;其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由普通消費者組成,另一類則將“薅羊毛”變成黑灰産業鏈。與普通消費者親自領取平臺各種優惠不同,他們大多利用駭客軟體,以機器代替人批量、惡意獲取優惠券、現金紅包,從中獲利。一些“暴力羊毛客”還針對銀行卡、短視頻平臺及部分APP推出的新用戶優惠及返現等活動“薅羊毛”。

  要規避惡意“羊毛客”,維護市場秩序,需要對症下藥,多方發力。首先,法律法規要與時俱進。網購平臺的發展改變了交易環境,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風險。因此,法律法規的及時跟進和完善,是市場發展和公平交易的必要保障。

  其次,針對此類不法産業群體應用的技術手段多樣,企業需要使用更多數據維度和指標,構建更複雜的策略、模型加以防禦。要整合互聯網安全企業資源,形成有效的系統化合力。互聯網公司應健全安全審核機制,強化系統監測,加強合規審查,避免被違法犯罪分子利用。

  同時,相關部門對為“薅羊毛”製作專用程式、工具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加大打擊力度;對電商平臺的網絡安全情況加強監督檢查,督促電商平臺落實網絡安全義務。一旦發現有“羊毛客”惡意“薅羊毛”的違法行為,要及時依法依規處理。( 張國棟)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