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寫入“十四五”規劃 相關法律框架及監管要求需完善

2020-11-05 10:06:44|來源:證券日報|責編:韓東林

  近期,數字貨幣的研發進展一直吸引著市場的目光。在新華社日前授權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

  “數字貨幣是金融行業創新的國之重器之一,是推動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上臺階的澎湃動力,也能更深層次推動金融和實體經濟融合,對促進普惠金融發展意義重大。”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孫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數字貨幣不僅對零售消費場景有影響,也會和數字政務充分合作,幫助國家加強對定向微觀貨幣政策的監控,有助於貨幣政策規則的制定和執行的統一。

  同時,孫揚表示,數字貨幣還能夠幫助我國金融業走出去,在“一帶一路”的跨境支付和結算上發揮更大作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提升人民幣影響力。此外,數字貨幣對於打擊地下錢莊、影子銀行、電信欺詐和恐怖犯罪,都有非常好的幫助。數字貨幣還會推動金融進入更高品質發展階段,在支付清算、技術基礎設施、客戶金融服務方面都會給金融帶來較大的革新,提升效率及自動化程度,從而最終提升用戶體驗。

  當前,我國數字貨幣的研發持續穩步推進。10月份,深圳市政府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5萬市民共享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自此,數字貨幣的測試工作也由封閉轉向半開放。11月2日,央行深圳中心支行行長邢毓靜在第十四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開幕式的致辭中,提及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時表示,“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閃亮登場、反響熱烈,為數字人民幣的更深更廣研發應用,乘勢而為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打下了先發優勢的實踐基礎。

  央行行長易綱11月2日表示,數字人民幣目前可在4個試點內,通過“二維碼”或“tap and go”運用。試驗階段運作順暢,有超過400萬宗交易,對應逾20億元人民幣。同時,易綱指出,中國的數字貨幣仍在起步階段,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框架,以及著重透明度的監管要求,未來會與國際央行及監管部門,就框架以及貨幣穩定性進行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為健全金融法治頂層設計,支持金融業穩健發展,央行積極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改工作,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于10月23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防範虛擬貨幣風險,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製作和發售數字代幣。

  除了技術支持外,孫揚認為,未來數字人民幣在制度建設方面,首先要確保數字人民幣是在央行的領導下各參與機構密切配合央行完成試點,聽從央行指揮,明確角色職能和任務;其次,可以考慮在制度上鼓勵,讓數字人民幣能夠在供應鏈金融、小微金融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數字人民幣可以實現供應鏈金融的在線自動確權,減少確權複雜度,小微企業的經營數據數字化後轉化為信用,提升小微金融首貸率。再次,支付清算等領域,都要在制度和系統上、革新,配合數字人民幣提升在這些領域的運營效率和風險防範能力。(證券日報記者:劉琪)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