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報12月28日訊(記者 趙春剛):水、氣、熱等公用服務涉及千家萬戶,為提高長春市公用服務保障能力,日前,長春市政府辦公廳下發文件《進一步提升長春市公用服務保障要素能力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供熱從基本需求型向舒適幸福型提升,努力實現氣源供應充足,提高供水産能實現集中供水快速覆蓋與水質達標能力同步提升等工作目標。供熱
擴展新能源在供熱領域應用
每年冬天,供暖是北方城市最大的民生問題,《方案》中要求,加強熱電聯産建設,構建中心城區熱電聯産集中供熱骨架管網,針對城區現有5座熱電聯産廠,推行一廠一策,鼓勵各熱電廠建設背壓機組熱源。還要推進多熱源聯網工程,提高大型熱網抗風險能力和安全系數,實現事故時的相互保障。
對現有73座40噸以上大型燃煤鍋爐實施能力提升改造,引導天然氣、電、生物質及其他清潔能源採暖方式改造,擴展新能源在供熱領域的應用。
研究建立供熱行業退出機制,把供熱服務水準作為衡量企業生産品質的重要依據,依法依規設置供熱許可審批要件,從源頭把好供熱市場準入關,嚴控供熱企業數量,探索明晰供熱設施産權,完善應急接管程式。供氣
適度發展“煤改氣”用戶
在燃氣方面,把握“居民用氣、重點工業企業用氣優先”原則,適度發展“煤改氣”用戶,加強燃氣管全監管,解決燃氣管線被佔壓問題,建立涉及燃氣設施的工程建設聯繫機制。
支持燃氣企業加快市街危舊燃氣管網改造和43萬天然氣置換人工煤氣用戶室內燃氣設施改造,適當增加中壓管線敷設,平衡區域供氣能力。供水
開工建設第6凈水廠
提前佈局供水綜合生産能力,開工建設第6凈水廠,到2020年日均供水設計能力達157萬立方米,建立老舊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動態補償機制,探索解決政策性虧損問題。
建立水質監測公開透明機制,佈局140處管網水質監測點和6處水質全分析監測點,及時發佈具有社會公信力的權威監測數據,全流程確保飲用水安全。
地下管網
建立常態化改造模式
地下管網建立常態化改造模式,至2020年,基本完成468公里供水老舊管網、720公里燃氣危舊管網改造,逐步改造中心城區運行時間較長的供熱管網。統籌公用市政管網建設,推進新建住宅小區水、熱二次網及相關設施建設監管模式調整,同時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應用,老城區重點謀劃分階段規劃建設三環路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骨架系統,搭建城市能源輸配環形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