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吉林省圓滿完成國家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考核斷面採測分離任務
中國吉林網1月8日訊(吉網 吉刻APP 記者 呂孟陽 通訊員 馬喆): 54個國家考核監測斷面,91個採樣點,1319個樣品的分析、數據填報和核上傳,吉林省8個承擔分析任務的監測站工作人員圓滿完成了2017年10月份國家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考核斷面採測分離任務,在國家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目前,吉林省承擔著採測分離初期(2017年10月-12月)共四項任務,包括:轄區內國考斷面點位標識柱樁的安裝任務、與第三方採樣公司的同步採樣任務、轄區內國考斷面的例行監測任務以及“採測分離”樣品的分析測試任務。”吉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郭傳新向記者介紹,“所謂採測分離,就是將國家考核斷面水樣採集和分析測試工作交由不同單位承擔,改變現行屬地監測模式,從機制上與利益相關方脫鉤。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統一制定實施計劃,第三方機構按照統一的技術規範進行採樣,對水樣加密混合後隨機分送至各分析實驗室。分析實驗室對水樣進行集中分析,原始監測數據直傳監測總站,並對監測全流程各環節留痕質控,確保數據真實、準確。監測總站完成數據匯總審核後,及時與地方共享。”
據了解,為確保國家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考核斷面採測分離任務順利開展,吉林省召開了吉林省國家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事權上收工作會議,下發了《吉林省國家地表水環境品質監測事權上收工作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吉林省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及水質自動站建設工作。各地根據當地環境監測實際,均成立了採測分離工作督導領導小組,制定內容詳實的工作計劃,確保各項工作任務順利紮實推進。
“此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特別是對於我們這個只有七個分析人員的實驗室來説,工作量超出以往的幾倍甚至十幾倍”遼源市環境監測站水室主任米娟回憶當時的工作情景時對記者説,“雖然雙節即將來臨,為了保證高品質、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務,大家每天都是加班加點,20個分析項目全部提前模擬分析一遍,找出可能發生問題的環節,商討解決辦法。反復確定儀器設備、器皿、試劑等是否已滿足分析工作所需,不敢有絲毫懈怠。”
“我們當時是在‘十一’國慶節放假前一天接到上級通知,為了保障10月份的採測分離工作順利進行,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國家考核斷面的斷面樁布設。”吉林市環境監測站綜合信息室主任吳仕明介紹,“斷面樁體積大、重量接近1000斤,必須利用小型吊車才能挪動,而個別斷面埋設場地及道路狀況不明,所以我們就利用國慶長假期間提前到該斷面進行現場考察,確定埋設位置。”在吳仕明的帶領下,吉林市環境監測站圓滿完成斷面樁的布設任務,為採測分離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據了解,採測分離工作全面啟動後,吉林省統一組織協調,通過“環境監測工作群”實時向各地轉發國家的最新要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各地環境監測人員克服北方十月寒冷、大風等不利因素,秉承嚴謹的工作作風和高度的責任感,加班加點,連續作戰,積極配合第三方檢測機構人員開展現場同步監測,本著“協調配合、監督指導”原則,嚴格按照技術規範採樣,現場定位、樣品採集、現場測定、樣品分裝保存、封存裝車、監督指導和拍攝。截至目前,長春、吉林、四平、通化、遼源、松原、延邊州等地圓滿完成了此次“採測分離”監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