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吉林實踐

2018-03-15 09:22:45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孟慧

  原題:既突出本級改革 又兼顧對下指導——蹄疾步穩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吉林實踐

  吉林日報3月15日訊(董亮 李金航):“要以省監察委員會成立為契機,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抓住關鍵環節、解決突出問題,把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斷引向深入。”2月23日,在吉林省紀委省監委全體幹部大會上,吉林省委書記、省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小組組長巴音朝魯強調。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開以來,吉林省按照既定“時間表”“施工圖”,強化政治擔當,既搞好省級層面的總體設計,又加強對市縣兩級改革試點工作的督促指導,抓住轉隸關鍵環節,推進全面融合,蹄疾步穩,精細施工,破解難題,以釘釘子精神推進改革試點工作,把改革藍圖化為生動實踐。

  一竿子插到底 沉到一線解難題

  “我是‘施工隊長’,對全省改革試點工作負主責、首責和全責。市委書記、縣委書記也要以這樣的要求來履好職、擔好責。不僅要上手,更要上心,不僅要擔當,還要幹好。”吉林省委把主體責任扛在肩上,統籌做好指導、協調和服務工作。巴音朝魯認真履行“施工隊長”職責,多次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工作情況,先後8次作出重要批示。

  “監委組建後,咱們紀委、監委涉及到跟檢法兩院協調溝通,希望省紀委儘快制定相關協調機制。”1月6日,吉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陶治國就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到四平市調研,雙遼市監察委員會主任徐向晨提出了工作中的困惑。

  陶治國當即給出回應,“監委成立後,運轉起來還需要大量的制度機制。吉林省紀委監委的相關制度機制正在緊鑼密鼓制定中,很快就會下發,大家做好準備,待制度下發後,結合各自實際參照執行,確保迅速開展工作。”

  吉林省紀委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當好“施工隊”。2017年12月一個月的時間內,陶治國分別到長春、延邊、遼源、四平等地督導調研,深入市(州)、縣(市、區)、鄉(鎮),實地查看紀委監委新辦公場所和留置場所,與紀檢幹部、轉隸人員面對面交流,聽取意見建議,現場答疑解惑,推動任務落實。

  在赴山西、浙江兩個先行試點省考察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吉林省紀委成立改革試點工作籌備組,下設綜合協調、組織指導、制度機制、後勤保障和宣傳5個工作組,建立監察體制改革籌備會議機制,定期調度進展情況。制定試點工作小組制度4項,召開改革試點工作小組辦公室專題會議18次,研究部署工作,督促任務落實。

  吉林省紀委領導帶隊組成5個督導組,會同省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小組成員單位有關同志,歷時5天,深入9個市(州)和2個擴權強縣試點市督導調研。省紀委舉辦培訓會,傳達學習中央紀委會議精神,面對面地輔導各市縣起草制定《實施方案》;制定下發相關指導意見,確保改革進度按部就班、各個節點嚴絲合縫。

  一級帶著一級幹,層層壓實責任,全省各地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改革試點工作全過程。長春市委書記從制定《實施方案》到機構設置、人員選任、辦公和留置場所安排等重點問題,親力親為,親自把關定向;吉林市委書記實地踏查監委辦公場所和留置場所擬建地點;四平市委書記深入一線調研,對市縣改革進度了然於心……各地黨委書記親自研究改革事項、協調解決改革難題,加強對改革“全過程領導”。省市縣三級形成了黨委負總責、紀委主抓直管、各相關單位協調配合的工作格局。截至2018年1月20日,吉林省9個市(州)、60個縣(市、區)監察委員會組建掛牌全部完成。2月1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和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陶治國共同為吉林省監察委員會揭牌。

  抓住轉隸環節 實現工作無縫銜接

  改革試點既要破舊立新、又要平穩有序,吉林省緊緊圍繞轉隸這個關鍵環節,精心準備,週密謀劃,集中發力,確保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

  “通過前期調研摸底,省紀委協調省委組織部、省編辦對全省檢察機關轉隸人員編制、職數、實有人數、職務級別等進行調查統計,並就全省檢察機關人員編制情況進行認真核對。”省紀委省監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説,“我們嚴把政治關、廉潔關等入口關,對涉改部門幹部的檔案、個人事項報告、廉潔情況逐一核查,不搞‘一刀切’,有合適人選的配齊配強,條件不具備的暫予空缺。按照編制劃轉總量控制、分別確定、動態調整、統一下達的原則,統籌推進。”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省檢察院也迅速凍結涉改部門機構編制和人員,防止借轉隸之機隨意擴編、違規提拔幹部等問題發生。

  步調一致才能形成合力,思想統一才能同心幹事。省紀委制定下發《關於市(州)、縣(市、區)紀委監委內設機構和領導職數的指導意見》,各地紀委結合實際堅持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以紀委機關原有內設機構為基礎,構建紀委監委內設機構基本框架和工作部門。

  吉林省紀委要求各地把轉隸幹部家家訪到,與轉隸幹部面對面個個談心。吉林省各級紀委挨個了解轉隸人員的思想動態、個人特點和發展意願,讓他們帶著榮譽感和使命感高高興興轉隸。

  在長春,市縣紀委班子成員挨家家訪,有的縣區紀委還組織了問卷調查,了解紀檢幹部和轉隸人員對試點工作的意見建議和改革後的個人履職願景。“院領導和紀委領導利用休息時間到家裏進行家訪,徹底消除了我和家人的心理顧慮,轉隸後,我會儘快融入新的集體,承擔起新的職責和任務。”長春市檢察院一名轉隸幹部表示。

  在遼源,“領導耐心傾聽我對轉隸後的工作設想,當聽説我家在外地,很關心地詢問我生活上有什麼困難,令我特別感動。”遼源市轉隸人員牛爽説,在轉隸前紀委領導與她進行了談心談話。

  ……

  “一對一”“面對面”談心談話、逐一家訪、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施工”時,各地堅持思想政治工作先行,對轉隸人員高看一眼、厚愛三分,交叉編成、統籌使用,增強轉隸幹部的認同感和歸宿感。

  與此同時,為確保轉隸組建後迅速開展工作,省紀委積極研究建立工作運行和銜接機制,形成了《吉林省紀委監委機關執紀監督監察工作辦法》和《吉林省紀委監委機關問題線索管理處置和辦理工作規程》《吉林省紀委監委機關執紀審查監督管理工作規程》《吉林省紀委監委機關信訪舉報受理辦理工作規程》《吉林省紀委監委機關案件審理工作規程》等制度,暢通“紀法”銜接、“法法”銜接,解決紀委監委與司法執法機關工作對接問題,為監委有序開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1+1>2 推動深度融合

  “孫主任,你看這張差旅費的票據,高鐵一等座只比二等座多7元錢,算不算超標?”

  “按照相關規定,雖然只多了7元錢,但也違規了。”

  近日,吉林市昌邑區紀委監委開展元旦、春節期間糾正“四風”專項檢查,剛到監委工作第二天的轉隸人員尹梓灃被分到紀委“老人”——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孫智強帶領的檢查組。在檢查過程中,他詳細詢問每一個環節,在“實戰”中學習。

  “在我以前工作中,7元錢的票據是不構成違法證據的,但通過參加黨規黨紀業務培訓和新老同志‘傳幫帶’一起檢查,讓我進一步體會到依‘紀’和依‘法’辦案的差異,對挺紀在前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尹梓灃告訴記者,轉隸前,他主要負責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工作。“到了紀委監委後,要求工作更加全面、程式更加嚴謹、方式方法更加靈活。”

  而對紀委“老人”孫智強來説,尹梓灃也是他的老師:“這次檢查,我從梓灃身上了解到很多執法上的工作方法,尤其是對如何收集證據給了我更多的啟示。”

  完成轉隸組建只是改革試點工作的第一步,儘早實現監委正常高效運轉才是關鍵。各地把“全融合”理念貫穿改革試點工作始終。

  和龍市監察委員會作為全省首個成立的縣級監察委員會,它的“成長”備受關注。走進和龍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金得萬的辦公室,辦公桌上一份從1月17日到2018年年初的培訓計劃排得滿滿噹噹。“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金得萬介紹,培訓內容涵蓋了學習十九大精神的政治培訓,黨紀、法律知識的融合培訓,監察機關定位職責的研討及拓展訓練等。

  全省各地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補齊短板,提高思想政治水準,增強專業化能力。遼源市把學習融入日常,利用每週三、週五下午,通過遼紀講壇、專題培訓等形式互學互鑒,共同提高業務水準;吉林市縣區圍繞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五個一”學習活動:一次培訓、一次研討、一次測試、一次黨課、一篇體會。

  針對案件線索移送,省紀委按照“老事老辦法、新事新辦法”原則,明確了轉隸前檢察機關反貪、反瀆部門已立案、尚未辦結的按原有程式辦理,轉隸後新立案調查的按新的領導關係辦理。各市縣抓緊完善內部流程,建立統一決策、一體化運行的執紀執法權力運行新機制,既聚焦推進改革,又保持正風反腐的高壓態勢。

  四平市鐵西區領導幹部對轉隸人員進行廉政談話,嚴明紀律要求,組織紀委、監委全體幹部簽訂了《廉政承諾書》《保密責任書》。和龍市紀委監委實行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分設,執紀監督室負責日常監督,審查調查實行一案一指定、一案一授權;嚴格落實線索處置、案件調查等重要問題集體研究決定,建立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説情干預的報告和登記備案制度,著力形成嚴密的自我監督體系。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能力素質、完善內部流程……吉林省各級紀委監委把紀檢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的好傳統、好作風融合在一起、傳承下去,優勢互補,同心、同向、同力,反腐敗的鐵拳攥得更緊、威力更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