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吉林頻道報道(陳施):3月16日,國際在線吉林頻道從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獲悉,2017年長春市各級消協共接待消費者來訪和諮詢19000余人次,受理消費者投訴11043件,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投訴和解率93.6%,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420余萬元;加倍賠償17件,加倍賠償金額32000元,支持消費者起訴19件。
投訴性質分析數據圖。長春市消協 供圖
在商品大類投訴中,家用電器、交通工具、服裝鞋帽居商品投訴前三位。其原因是增幅前三位的商品與提高消費者生活的品質緊密相連,消費者消費理念向品質、舒心、便捷轉變。雖然食品投訴未居前三位,但因食品品質引發賠償問題增多。而在服務類投訴中,社會生活服務、電信、文體娛樂服務類為投訴量前三名。
商品和服務類別分析。長春市消協 供圖
服裝鞋帽類商品和日用百貨類商品投訴量分別為846件和664件
2017年,服裝鞋帽類商品和日用百貨類商品的投訴量分別為846件和664件,因品質問題引發的投訴佔多數為539件。隨著商品不斷更新,商品材質呈現多樣化,讓消費者難搞清的是材質性能,由此引發最為集中的糾紛也是産品性能問題突出;材料以次充好,起球、拔絲、掉色出現瑕疵問題較普遍;鞋子因材質透氣性不好、鞋配飾常在“三包”期內出現品質瑕疵能否退貨問題引發投訴糾紛。
合同問題涉及行業多 違約問題是痛點
從投訴性質數據可以看出,2017年長春市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合同類投訴3732件,佔2017年投訴總量的34.8 %,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26 %,位列投訴量榜首。其中,汽車、房屋等商品和裝修、美容美發、健身、電信等服務行業均為合同類消費糾紛的中心區。合同産生的消費糾紛仍是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合同使用不規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沒有明確規定,從而導致後期糾紛;未按合同內容約定履行義務;經營者為利益最大化設置價格陷阱以及合同欺詐問題較為突出。
2017年家用電器投訴量比2016年上升8%
2017年家用電器投訴量為1612件,與2016年相比上升8%,投訴居商品類首位。從投訴商品來看,投訴較多的商品依次是小家電、計算機、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其原因,一方面是商品品質參差不齊;另一方面是由於家用電器商品需求量大,更新換代較頻繁,因此投訴量增大。
交通工具類投訴佔投訴總量的12.1%
2017年交通工具類投訴1298件,與2016年相比上升63%,佔投訴總量的12.1%。其中,家用汽車投訴1003件,汽車零部件投訴159件,兩項品質問題佔359件;合同及售後問題分別為775件和644件。問題主要是:一是銷售渠道利益最大化設置門檻多;二是品質影響車主購車信心;三是車輛驗收交付的新車在使用中發現有維修的單據或痕跡,而要求退車受阻等問題;四是銷售糾紛及售後服務保障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關注的熱點。
房屋裝修及商品房銷售類投訴668件
2017年,長春市消協受理商品房及建材類問題投訴668件,與2016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7%。其中,受理商品房投訴270件,與同期相比上升了54件;裝修建材投訴366件,與同期相比上升了43件。主要問題突出表現在合同、品質、售後服務問題引發的糾紛。房屋品質問題,體現在漏雨、門檻進水、內墻裂縫、塑鋼窗安裝品質不好,精裝修材料品質差、房屋面積出現縮水等問題。建材類投訴主要體現在:一是建材銷售價格有“貓膩”,表現在板材尺寸縮水、建材好中充次出現甲醛超標、建材品質不達標等問題經常發生;二是誇大建材的功能,如誇大硬度、耐磨度等;三是未按約定履行合同問題,如消費者購買商品與實際到貨商品不符,商家店面展示商品與提供消費者商品不一致等。此外,因裝修材料品質不合格而開裂、滲水、有色差等現象也有發生。
保健品、收藏品忽悠專盯老年人
2017年,長春市消協組織共受理保健品投訴330件,與2016年同期相比上升171%;受理收藏品53件與同期相比上升了13%。近年來,保健品和收藏品投訴不斷升溫,二類商品上當受騙者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問題突顯在:一是不法商家抓住老年人想健康、想長壽,認知和判斷能力差易上當等特點,專門針對老年人進行特殊銷售,如通過集中聽課贈送商品來吸引老年人;通過組織免費旅遊、免費或打折體檢吸引老年人;通過“專家講座”“國家保密配方”“301榮譽教授”“國家領導特供藥”為消費者“洗腦”。此外,經銷方式多變,通過流動銷售和電話銷售,謊稱廠家直銷不給購買憑證或只給無效憑證,導致老年人無證據維權。
預付費後享受消費模式糾紛增加
2017年,因預付消費引發的投訴糾紛仍是全年投訴受理熱點和難點,長春市消協受理預付類投訴1211件,群體投訴33件,與同期相比群體投訴增加了14件,突顯在健身、教育培訓、休閒娛樂、美容美發等服務行業。特別是2017年預付費的投訴又擴展到裝修等行業,涉及投訴預付資金額增大。幾年來已經引發多件群體性投訴事件。由於此種消費模式涉及範圍廣,法律制度規範不完善,業務開辦沒有門檻,經常發生格式條款限制消費、餘額不予退還、承諾不兌現、服務品質無標準、經營者虧損倒閉,經營場所突然變更,甚至卷款跑路等問題。長春市消協雖在2017年成功調解了多件預付式群體投訴,幫助眾多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但是由於行業監管有效手段欠缺,個別經營者不誠信,導致此類問題頻發,投訴仍突顯難點和熱點。
電信服務收費問題排在服務類投訴第二位
2017年,長春市消協組織受理電信服務投訴1356件,排在服務類投訴第二位,佔投訴總量的12.28%,與2016年相比上升了60%。
此類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資費不透明,計費標準不明晰導致費用的産生;二是營業員在介紹業務時不夠準確,從而使消費者誤解糾紛突出;三是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更改消費套餐,通話信號品質差不穩定等問題。此外,互聯網接入服務投訴300件,與上年相比有所上升,主要問題集中在上網效果穩定性差,斷網後續服務、故障排除不及時及合同違約等問題仍突顯。
一些智慧手機因軟體設置等問題,使有些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聯網,漫遊狀態下會産生一些使用費用,因收費合理性發生糾紛。
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總量1906件
2017年,長春市消協組織共受理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1906件,相比2016年同期的1373件,投訴量明顯增加。涉及投訴的主要行業集中在美容美發、攝影、健身和洗染、仲介等服務行業。其中,攝影383件比同期88件增加了337%;房屋仲介86件比同期27件增加了232%;家政仲介36件相比同期1件,投訴大幅度增加;而住宿、保養和修理、洗染及餐飲都有明顯增加。
主要問題涉及服務品質、價格、合同履行及行業霸王條款等問題。美發預付卡式消費退卡困難;房屋仲介退款困難;修理服務沒有衡量尺規以次充好,收費不透明;餐飲環境不達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