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吉林頻道報道(陳施):6月1日,由吉林省文化廳、吉林藝術學院聯合主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工藝市民體驗活動在吉林省博物館開幕,關氏滿族剪紙、葫蘆彩雕、關東泥人張、董氏草編……15項“非遺”項目傳承人現場與長春市民互動,展現出無窮的藝術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工藝市民體驗活動現場。陳施 攝影
據悉,吉林省傳統工藝文化資源非常豐富,地域特色鮮明,源遠流長。近年來,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為引領,以非物質文化遺産為契機,吉林省傳統工藝保護傳承工作取得了豐富成果。
長白山滿族剪紙成功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朝鮮族服飾、馬頭琴製作技藝、滿族刺繡等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董氏草編、吉林面人胡、郭爾羅斯布藝等項目列入了吉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這些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和精湛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離生活漸行漸遠,而今,在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形勢下,正展現出無窮的藝術魅力。
董氏草編傳承人正在編制草編作品。陳施 攝影
“傳承精髓,創新發展”是傳統工藝振興面臨的新課題,為讓更多長春市民感受到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工藝市民體驗活動選取了15個喜聞樂見的“非遺”項目,邀請長春市民參與體驗,希望借此機會將吉林省優秀的傳統手工藝介紹給長春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工藝的文化內涵和技藝傳授的魅力,提高年輕人對傳統手工藝的興趣,讓“老手藝”吸引“新力量”,加強融合創新,擴大吉林省傳統工藝“非遺”項目的社會影響。
關氏滿族剪紙傳承人(右)指導學員剪紙。陳施 攝影
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工藝市民體驗活動現場,關氏滿族剪紙、葫蘆彩雕、關東泥人張、董氏草編等15項“非遺”項目傳承人現場與長春市民互動,使市民親身感受了傳統的工藝技藝,加強了群眾對吉林省“非遺”的認識與理解,進而推動了“非遺”的活態傳承。
據了解,為期兩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工藝市民體驗活動是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繼2017年承辦的三期文化部“中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後,又一次圍繞吉林省內傳統工藝的推廣與傳承開展的項目。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展覽展演、經驗交流和互動體驗,充分展示了吉林省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和保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