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歷史不能忘記 二戰期間日軍強徵“慰安婦”罪行調查研究學術研討會舉行
吉林日報8月2日訊(記者 龔保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強徵“慰安婦”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嚴重罪行之一。近年來,國際學術界對日軍強徵“慰安婦”問題展開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為推進該課題研究的國際交流,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東北亞研究中心、日本侵華史研究中心7月30日在長春召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強徵‘慰安婦’罪行調查研究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學術界同仁就近年來國際學術界有關“慰安婦”問題研究的進展交流學術信息。
會議由吉林大學日本侵華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衣保中教授主持。衣保仲介紹了吉林大學日本侵華史研究中心近年來的研究動態和主要研究成果。衣保中認為,日軍強徵“慰安婦”罪行的調查研究已經成為國際學術界的熱點課題,成為影響東北亞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伴隨著東北亞國際局勢的變化,該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緊迫性和現實性。
美國瓦薩學院中日文系主任丘培培教授參加會議並作了主旨報告。丘培培出版了全球首部有關中國“慰安婦”問題的英文著作《日本帝國的性奴隸:中國“慰安婦”的證言》,在國際學術界有廣泛影響。丘教授在報告中系統地介紹了圍繞“慰安婦”問題日本政府與各國的爭端,尤其是日本安倍政權上臺以來通過各種手段極力否認日軍強徵“慰安婦”的罪行,通過與韓國簽訂有關協議、破壞“慰安婦”文獻申遺、企圖拆除世界各地“慰安婦”紀念設施、壓制《朝日新聞》等媒體有關報道等方式,企圖製造“慰安婦”問題已經解決的假像。丘教授建議有關國家政府和民間團體應該聯合起來,與日本右翼勢力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維護歷史真相,維護婦女尊嚴。
我省著名文化學者、口述歷史學家曹保明曾致力於有關“慰安婦”的調查研究工作,他認為應該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開展有關口述史料的搶救挖掘工作,對有關遺址展開調查,加強對警示性遺産的保護與研究,加強對有關檔案資料和民間文獻文物的蒐集整理工作。要培養專門的後備人才和志願者隊伍,動員一批專業人才參加有關“慰安婦”問題的調查研究工作。省檔案館研究館員趙玉潔介紹了近年來有關“慰安婦”檔案資料的新發現和研究新進展。吉林大學日本侵華史研究中心王玉強教授介紹了美國國會有關“慰安婦”的立法活動情況。
通過中外學者的交流,對“慰安婦”問題研究的重大意義和推進方向形成了共識,對今後有關課題的深入開展將産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