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提供保姆式服務 開設綠色通道 通榆縣軟環境建設成為縣域經濟增長“助推器”
吉林日報8月10日訊(記者 尹雪):2018年是通榆縣“軟環境提升攻堅年”。通榆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民營經濟發展等中心工作,不斷加大軟環境整治和建設力度,著力打造一流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服務環境和社會環境,把通榆打造成親商、護商、安商、富商的寶地。
企業項目落戶後,往往困難的是辦理各項手續。為了切實破解這一軟環境難題,通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安排機關幹部幾次走出去向發達地區和周邊有經驗的兄弟縣市學習,獲得了寶貴經驗,最終通過研究決定,重點工業項目在完成了土地審批等主要手續後,可以邊建設邊辦理相關手續,為企業爭取到了6個月的項目黃金建設期。2017年以來,通榆縣先後有亨通屠宰、新洋豐大米、笨笨食品等10個工業項目受益,使企業抓住了商機,贏得了市場。
通榆縣新洋豐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就是受益公司之一。從註冊到達産達效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實現提前一年開工,提前一年竣工投産。提起這樣的速度,該公司總經理趙鳳東深表感動,他説:“多虧了通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及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悉心幫助。項目簽約後,為我們專門成立項目建設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在項目審批、工程建設、安全生産等方面為我們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務。”正是在這樣良好的營商環境當中,使公司無後顧之憂,得以迅速發展,五井子小米、雜糧和育林粉條先後走上省內外市場,切實解決了農戶農産品銷售難問題,提升了農産品附加值和農戶收入,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
服務是軟環境建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通榆縣堅持把“放管服”改革作為服務市場主體擴規模、強內涵的重要工作來抓。全面梳理優化登記註冊流程,及時對登記註冊窗口作出調整,全面做好監測服務和加強大廳監管工作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改革舉措,大大提升了服務品質,激發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熱潮。2015年10月以來,審批窗口共辦理企業營業執照1569份。
不動産證是關係到千家萬戶。2018年3月,通榆縣軟環境建設辦公室與不動産登記中心通過認真研究,確定在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産受理窗口的旁邊,設立一個“綠色通道”窗口。“綠色通道”創立了“提前告知,預約先辦,限時快辦,主動協辦,跟蹤督辦”的服務方式。所有程式均在“綠色通道”窗口進行,只要符合適用條件且手續齊全,即刻拿證,真正實現“只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