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白城大安市扶貧工作走筆

2018-08-21 09:26:05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葛寧遠

  原題:下繡花功夫 做精準文章——大安市扶貧工作走筆

白城大安市扶貧工作走筆

大安市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下繡花功夫、做精準文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3.3萬降至1.3萬,貧困發生率也由11.8%下降到4.9%。圖為大安市月亮泡鎮先進村的養鴨廠。吉林日報記者石雷攝

  吉林日報8月21日訊(記者 欒哲 趙廣欣):臨近晌午,日光漸烈。白城大安市月亮泡鎮先進村外的田野間,一棟棟扶貧大棚林立。

  賈義領著記者,一頭鑽進他的香瓜大棚。他隨手摘下一個香瓜,洗乾淨,遞給記者:“這香瓜採用無土栽培技術,整個生長期不施肥不打藥。你嘗嘗,又甜又脆呢!”

  果然,瓜的鮮香沁人心脾。賈義説:“單單這一個大棚,一年就有七八萬元的收入。”

  明媚的陽光打在賈義的臉上,笑容燦爛。大棚之外,這燦爛陽光也播灑在大安數萬貧困戶心田。

  白城市位於大興安嶺南麓山區,這片山區是全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之一,這裡是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大安之貧困尤甚。白城市有3個國家級貧困縣,大安即是其中之一。

  2016年初,大安市仍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萬,至2018年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僅剩1.3萬,貧困發生率也由11.8%下降到4.9%。

  是什麼令大安貧困戶的小康之路走得如此順暢?

  深入脫貧攻堅戰場的最前沿,採擷貧困戶們的歡聲笑語,記者發現,大安市的扶貧工作真是下足了繡花功夫,做透了精準文章。

  “扶貧先扶精氣神,有了心勁兒,不怕脫不了貧。”

  大安市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返貧機率大的背後,是人均耕地少、土地貧瘠、生産和結構單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孤老病殘眾多等一系列錯綜複雜的現實問題。

  “還有更難做的工作,那就是人心。”大安市委書記馬維民告訴記者,“貧窮不可怕,就怕貧困戶窮得麻木、窮得對未來沒有信心。”

  在叉幹鎮民樂村,記者就聽到這麼一個荒誕卻真實的故事。

  2016年3月,叉幹鎮民樂村召開了一次關於土地整理項目的村民代表投票大會。本是整理鹽鹼地、旱田改水田的大好事,卻遭到村民們的強烈抵制。

  “鹽鹼地,澇洼塘,光出鹼沙不打糧。”多數村民固執地認為,十年九旱的鹽鹼地怎麼可能種出水稻呢?這哪是造福,這是造孽。

  投票結果:21人投票,16人反對。

  叉幹鎮黨委書記朱寄銘急了,他對村民表態:“這個項目一定要推進,就算我這官不當了,這個項目也得幹。”第一次投票大夥不歡而散。

  話説得急,但工作還得耐心去做。鎮領導和村幹部們挨家挨戶做工作,終於在第二次村代表會議上,這件事勉強獲得通過。

  投票是通過了,但一些村民還是想不通,他們偷偷地告起狀來。村民劉貴冬説:“大夥四處告,就是一心想把這事攪黃嘍,不想種水田。”

  不成想,兩個月後,緊張的局面一下子出現了逆轉。

  民樂村將整理分配給村民後餘下的479公頃水田公開競拍,結果一公頃水田最高拍到了4975元,村裏一次性收入1700萬元。村裏用這筆錢建起了育苗大棚,收益發放給貧困戶。另外,他們還幫沒有勞動能力的村民把土地以每公頃每年5000元發包出去。這兩項收入加起來,全村40個貧困戶在當年秋收前全部實現脫貧。

  “扶貧先扶精氣神,有了心勁兒,不怕脫不了貧。”馬維民如是説。

  “扶貧工作難度大,但若扶在貧困戶的心坎上,怎麼會沒辦法呢?”

  有了心勁,貧困戶們也就有了脫貧的念想。如何滿足貧困戶們致富的願望?大安市結合實際,想出了不少好辦法。

  長進村有名的貧困戶李永德,一家三口有殘疾,多年來僅靠政府補貼勉強度日。現如今,李永德美滋滋地站在自家院落裏,掰著手指給記者算起了經濟賬,“你們看我這屋前屋後,蓋起了羊圈和豬舍,種上了辣椒。這‘庭院經濟’讓我去年多收入了萬把塊。今年積累了經驗,收入會更多。”

  小規模、大群體,小産品、大産業,小庭院、大市場,可別小看這庭院經濟。大安市投入資金1300萬元,大力扶持所有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每平方米補貼3元錢,確保覆蓋所有行政村,實現了貧困戶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

  進入海坨鄉地界,記者看到,在180公頃的鹽鹼地上,一塊塊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這裡形成了“光伏巨陣”。大安市發改局副局長周衛權告訴記者,這個5萬千瓦農牧業科技大棚光伏扶貧項目每年可為2000戶貧困戶每戶帶來至少3000元的收入。

  為啥抓住了光伏産業?是因為白城地區年均日照2919小時,屬全國光資源二類地區,年光伏發電有效時數可達1500個小時。而且,當地受沙化鹼化影響,荒地、鹽鹼地和廢棄地多,完全可滿足光伏農業和光伏牧地需求。因地制宜,大安市目前光伏扶貧總裝機規模達16.35萬千瓦,確保實現帶動貧困戶8130戶,戶均增收3000元。

  千里沃野,放眼望去,一棟棟高標準日光溫室成方連片,一座座整齊劃一的溫室大棚井然林立……這是記者走進大安,駐足鄉間田野所看到的景象。大安市迅猛發展的棚膜經濟,使這一棟棟大棚成為貧困戶增收的聚寶“棚”。

  近年來,大安市以發展設施農業為突破口,以發展棚膜經濟為著力點,依託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不僅涌現出四棵樹德昌村等蔬菜屯、香瓜村,涌現出富琳草莓園、地海有機農莊等棚膜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典型,同時重點打造46個標準化棚膜經濟園區,形成了“龍頭企業+園區(合作社)+農戶”的棚膜産業發展格局。

  有數據顯示,大安市目前大棚保有量達到20500棟,使用面積2.1萬畝,棚膜面積佔耕地面積的14.8%,年産值11.2億元。

  近年來,大安市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肆虐的風沙得到了有效控制,乾旱少雨狀況明顯好轉。他們深化生態扶貧,在天更藍、水更清的同時,讓貧困戶們嘗到了甜頭。

  他們按總投資的60%對人工草地建設、草原更新復壯改良、草原水利設施建設和草原圍欄建設進行補助,貧困戶以自身享受的1萬元貼息貸款入股,草原建設保護主體拿出收益的10%至15%對貧困戶進行扶持,可帶動貧困戶超300戶,每戶每年分紅1000元以上,持續分紅5年。另外,利用生態護林員管護補助資金,在223個行政村每村確立1名生態護林員的基礎上,對林地面積大的行政村再增加99名護林員,必保322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年底每人獲得工資收入6300元以上。

  “扶貧工作對於大安來説,難度大,但若扶在貧困戶的心坎上,怎麼會沒辦法呢?”大安市市長趙彥峰如是説。

  “學、謀、幹——走好關鍵三步,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怎麼才能把扶貧工作落到貧困戶的心坎上?大安市走好關鍵三步。

  一是“學”,堅持原汁原味地學。

  學什麼?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指示精神,學習省委、省政府扶貧工作精神,學習白城市委、市政府扶貧工作決策。大安市充分利用市委常委(擴大)會、市政府常委會、精準扶貧領導小組會、理論中心組學習會、業務培訓會、講黨課等形式,依託新聞媒體、志願服務組織、“新時代傳習所”等平臺,認真學習、準確把握黨中央扶貧開發戰略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系統掌握貫穿其中的思維方法、實踐指向和工作要求。

  “行動必須要有思想做引領,只有準確把握上級脫貧攻堅部署要求,我們的幹部才能扛起政治責任,勇於攻堅作為。”馬維民對記者説。

  二是“謀”,堅持結合實際地“謀”。

  謀什麼?扶貧工作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全過程都要精準。大安市市級領導深入包保鄉鎮、農戶、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密集進行調研,為的就是定準工作思路、明晰主攻路徑。

  今年3月,大安召開了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會議,對脫貧攻堅工作再次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同18個鄉鎮、15個涉及退出指標的重點部門簽訂了責任狀,隨會還下發了産業扶貧發展工作推進方案、危房改造工作推進方案、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推進方案、基本醫療保障工作推進方案等10個專項工作推進方案。

  “沒有調查研究,扶貧怎麼會精準?又怎麼可能細化任務、明確分工、夯實責任?”趙彥峰如是説。

  三是“幹”,雷厲風行地幹。

  走好了前兩步,“幹”起來勁頭十足。

  産業扶貧、包保幫扶、危房改造、醫療教育等項扶貧重點工作迅速展開,25名市級領導包保18個鄉鎮,帶動全局推動脫貧攻堅不斷向前。大安市共派駐駐村工作隊223個,派出駐村幹部1138名,派出第一書記223名和1275名鄉村幹部包保20101戶貧困戶,實現了鄉、村、戶、人全覆蓋。

  哪有貧困,哪就有扶貧幹部。包保部門盡職盡責。投入資金1559萬元,協調引進資金3569萬元,落實項目181個,7055名貧困人口受益,開展業務培訓6500人次。共組織社會扶貧活動25次,收到幫扶資金1781.5萬元,社會捐贈扶貧資金601.2萬元,形成全社會助力脫貧攻堅的良好氛圍。創新開展“千名幹部駐百村進萬戶”百日行動,組織1056名機關幹部深入村屯,通過“進百家門、吃百家飯、幫百家困、解百家難、促百家業、暖百家心”的方式,採取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方法,謀發展、幫項目、講政策、解難題、送溫暖、促脫貧。

  讓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日子,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大安市正奮力跋涉,不落一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