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多舉措齊頭並進 以務實作風推進脫貧攻堅
吉林日報9月7日訊(記者李銘 通訊員王雪松 于蓬淇):全力攻堅脫貧,通化市深入貫徹落實全省脫貧攻堅半年工作暨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專項治理調度會議精神,從組織領導、包保幫扶、行業推動、督查考核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以務實作風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把握政治方向,全面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制定好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以更大力度、更強措施、更高標準,強力推動脫貧攻堅;壓實主體責任,縣鄉村擔負起脫貧攻堅主體責任,縣級領導主動下沉,鄉村幹部駐村蹲點,一線推進。行業部門和包保部門細化責任分工,推進到位。駐村隊伍推動扶貧政策落地;打造過硬隊伍,穩定扶貧隊伍,避免影響工作效率和品質,加強鄉村班子建設,儲備梯隊式後備隊伍。
把握精準要求,全面提升脫貧品質。抓好産業就業,立足特色資源、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回引鄉賢,引導貧困戶積極參與合作社。同時,建好扶貧車間,各地保證一個扶貧車間帶動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補齊基礎短板,圍繞水電路網、邊溝圍墻、人居環境等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精準施策,因人因戶因需、因致貧原因一戶一策。攻堅深度貧困,新增市發改委、財政局、水利局和農委4個部門包保柳河縣4個深度貧困村,強弱項、補短板,全力以赴推進4個深度貧困村的脫貧工作。激發內生動力,通過設置公益崗位和推廣文明評選、“愛心超市”“扶志行動”等獎勵活動,讓貧困戶摒棄不勞而獲思想,激發自主脫貧動力。加大幫扶力度,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持續用勁不鬆懈,通過真情走訪,點對點開展幫扶,解決實際困難。
把握政策要點,全面落實保障措施。在醫療保障上發力,實施簽約五道健康扶貧防線,確保貧困群眾在縣級醫療機構目錄內住院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慢性病門診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在教育保障上出力,通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計劃、“兩免一補”“雨露計劃”“圓夢計劃”和教育資助政策,緩解貧困家庭就學壓力。同時,在兜底保障上用力、在住房保障上著力、在資金投入上聚力。
把握形勢變化,全面強化作風建設。將省委巡視、成效考評、省市督查、日常檢查等發現的問題照單全收,主動對號。針對問題,列出清單,逐條對照,逐個細化,制定整改方案,明晰整改責任,明確整改“路線圖”和時間表。對整改的問題跟蹤問責問效,嚴格按照時間節點,逐項核驗銷號,對已完成的整改任務組織“回頭看”,防止問題反彈。對中辦督查組反饋的問題持續開展作風治理,針對作風建設5個方面28個問題,狠抓整改落實。
把握工作力度,全面推動結果運用。開展常態化督查和專項督查,採取暗訪為主、明察為輔的方式高頻次、全方位督導,根據問題下發整改督辦單,限時整改,跟蹤落實。對第一書記的考核堅持問題導向,結合督查,把話語權交給基層,對包保部門和行業部門的考核以幫扶成效説話,隨時發現問題、隨時通報約談,更好推動責任落實。堅持正向激勵導向,將脫貧攻堅督查考核同部門績效結合起來,對做得好的部門和個人堅決表彰獎勵或提拔,對工作落實不力的堅決通報和撤換,激發幹部的活力和動力。
把握標準程式,全面完成年度任務。時刻對照減貧成效、精準幫扶、資金項目以及組織領導等考核方向,嚴格按照貧困村退出和貧困人口脫貧指標,在做好指導和督導的基礎上,預審查驗做到全覆蓋,全力確保退出合規,不出紕漏。妥善解決貧困人口醫療、教育等剛性支出較大的實際情況。研究出臺關於提升脫貧品質的實施意見,破解脫貧品質不高的問題,確保脫真貧、真脫貧、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