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保護性耕作再添新“神器”
前置式秸稈歸行機現場進行作業展示。 張欣禹 攝
長春日報10月14日訊(記者 張欣禹):11日,農安縣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現場會在哈拉海鎮東明村召開,10余臺不同功能的農機現場進行了耕作展示,全縣22個鄉鎮的140余名農業大戶現場參觀。其中由市農機研究院研發的前置式秸稈歸行機尤為引人注目。
只見這一“神器”駛向地裏,把秸稈、玉米葉等雜物推到兩旁,地裏逐漸露出兩壟“凈土”,兩壟地間留下一道深松後的痕跡,松土深度在35釐米以上。這臺機具以拖拉機為主體,在前端安裝配合免耕播種和秸稈清理的秸稈歸行機,後端安裝免耕播種機,還可以進行施肥、深松作業。
市農機研究院副院長王立斌介紹,這臺前置式秸稈歸行機經過4年研發,投入資金50余萬元,並於2017年在榆樹市進行了試驗應用,“該農機解決了傳統的免耕播種機在秸稈覆蓋量超過三分之一時産生的堵塞、拖堆等問題,能夠實現玉米秸稈歸行與免耕播種同步作業,解決玉米秸稈全覆蓋狀態下免耕播種的難題。”
由於免耕播種可保障旱情時玉米耕作,因此這款農機讓農民不再擔心天氣乾旱影響春耕。來自榆樹市八號鎮大崗村晨輝合作社的劉臣是首個使用“神器”的人,他説:“2017年入春沒下過幾場透雨,有些早播種的地塊出現了玉米種子芽幹的問題。但我們用了前置式秸稈歸行機,秸稈覆蓋還田,水分流失少、保墑好,糧食産量與正常年景相同,達到每公頃1萬公斤。”
據悉,該農機市場銷售價在3000元到8000元,農民購買一台機器,能同時獲得土地深松補貼375元、秸稈歸行補貼375元,合計750元。相比買同等作用的兩台農機,可節省800元至1000元,如果加上清理秸稈的人工費,最多可節省1500元。這款農機今年將全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