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吉林縣域百變樣本③:德惠如何成就“中國肉雞之鄉”?
中國吉林網9月27日訊(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曉東 攝影 張秋磊 攝像 馬瑞):肯德基、麥當勞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你也許不知道,你購買的肯德基、麥當勞的美味産品,有的就是德大的雞肉製品。
吉林德大作為吉林省德惠市的龍頭企業,集種禽繁育、肉雞飼養、飼料加工、雞肉加工、油脂加工、糧米加工、糧油種植、白酒釀造于一體,是全國最大的肉雞屠宰加工企業之一。
六家激烈競爭 德大當年怎樣最終落戶到了德惠?
時空回溯到1987年8月,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先生與吉林省政府簽訂協議,決定在吉林省合資興辦肉雞一條龍企業。省政府1987第三次政務專題會議決定在省內建設肉雞一條龍生産加工項目,規模範圍包括年飼養9000套的祖代種雞場、10萬套父母代種雞場、15萬噸飼料廠、15萬噸豆粕廠、1300萬隻肉雞屠宰廠、1300萬隻商品雞場和動物檢驗中心。
會議同時決定一條龍項目採取招標形式組建。會後,經過省專業部門推薦篩選,決定由農安、德惠、榆樹、公主嶺、九台和長春郊區六個單位參與招標。招標會于1987年10月15日在長春舉行。
省裏招標原則確定後,德惠縣委(當時尚未改市)決定組建競標領導小組,縣裏兩個一把手直接挂帥。根據當時六個參標縣區的實際情況競標組決定全面準備、整體盤算、細節詳實、論證充分、嚴細紮實、不斷一檔、不落一空,背水一戰,勢在必得。在研究未來企業佈局及廠址上,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整個競標時間只有30天,需要大量的設計踏查,論證時間很緊,準準噹噹選一個廠址把工作做細,成功的把握大。另一種意見認為選一個廠址準備可以充分,但是一旦被否決了一點迴旋餘地也沒有,為了穩妥起見,還是選兩個廠址,準備兩套方案。在領導小組會上彙報後,領導小組決定,廠址的選擇事關全局,也是招標的第一步,第一步就邁不出去,以後的路就沒辦法走,所以廠址的選擇一個不行,兩個也不行,必須選三個,三個廠址,三個規劃,三套預算、三套方案。
泰國正大集團落戶吉林德惠的簽約現場
1991年9月20日德大公司投産剪綵
1987年10月15日省政府在政府二樓會議室召開泰國正大集團一條龍投資項目招標會議。主管副省長任招標組長,成員由省計經委、財政廳、農業廳、牧業局等十幾個廳局,近百名專家出席對項目全面評估。滿分25分,德惠縣公佈了可供選擇三個廠址,三套方案,圖文並茂,加上錄影,最後德惠獲得17分,總分第一,獲得了參會正大集團代表人員的好評,獲得了與正大合作的良好機會。
德惠快速發展的巨大機遇也由此降臨。
德大改變的員工人生命運
近日,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專程來到了吉林德大的生産車間。
現年48歲的謝雲超是吉林德大的一名老員工,在德大已經工作了20多個年頭,現在是食品熟食加工車間配料班的班長,負責管理熟食車間的配料。看著眼前機械自動化的場景,他回想起當年剛進廠的場景,滿滿都是回憶。
謝雲超説:“我早前是農村的,家裏挺困難,因為家裏有4個孩子,我是最小的。”當時德大正在招工,他通過了面試就直接進入到了德大,這一幹就是20多年。
初到德大時,他是從推雞雜車開始的,“大約一共推了六七年的時間,當時殺雞量少,沒像現在殺雞量這麼多。後來由於冷庫車間缺人,我又被調到了冷庫車間,當時冷庫都是用人工在中間拽架子出凍肉,在冷庫大約幹了四五年。”隨著德大的不斷發展,廠內的設備逐漸開始升級變成了機器自動化後,謝雲超的工作崗位再一次發生了變化,被調到了熟食車間,就這樣一直幹到了現在。
“記得當時剛上班的時候,我和幾個同事一起插夥租房子住,上下班的時候需要騎自行車。我記得非常清楚,在我們廠前有一塊空地,當時那裏停滿了自行車,後來廠子效益越來越好,原來停自行車的地方全都停滿了轎車。”
謝雲超手舞足蹈地講述著,“我就是靠著德大才從農村走出來的,一步步走到今天挺自豪。如果沒有德大,我現在不一定在幹啥呢,或許還在種地吧。”謝雲超有些激動,“真的是非常感謝德大。現在我愛人也在這個企業,我倆加一起工資能夠達到7000多,在這個小城市這樣的工資可以了。現在家裏啥也不缺,基本都有了,現在車、房都是自己的了,花8萬多買的奔騰B30。”
機器的轟鳴聲將我們從回憶中拉回到了現實,謝雲超説:“現在生産線和以前相比變化老大了,産品多了,樣式多了,客戶也多了,生産量大,出口量也大!”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消毒
進行安全檢查
工作人員正在挑揀雞肉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分揀工作
農民奔小康的致富樣本“中國肉雞之鄉”雛形漸成
吉林德大公司成立以來,累計總投資20億元。由1992年安排就業5000人,到2005年直接和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5萬人,其中包括在德大公司直接就業1.5萬人,代養戶2萬人,配套及服務行業5000人,糧食種植11萬人。公司累計屠宰肉雞10億隻,累計實現收入450億元,累計創匯10億美元,累計上繳稅金7.3億元。公司通過統一供雛、統一供料、統一用藥、統一防疫消毒、統一屠宰加工的“五統一”模式幫助農民養雞致富,帶動7000多農戶。農民為德大累計飼養6億隻毛雞,給農民帶來增收33億元,為農民奔小康提供了致富的途徑。
德大公司的發展帶動了周邊商貿、包裝、通訊、運輸等行業的發展,其中用電量佔德惠市的 40%,郵電業務佔全市的1/3,鐵路運輸佔德惠站總運輸量的2/3。德大公司銷售收入佔德惠市工農業總産值的27%,佔德惠市食品行業的92%,累計上繳國家各種稅金達6.06億元,拉動了德惠市經濟的發展,使德惠市工農業總産值比由1992年的0.4:1變為2002年以後的1:0.4,實現了由農業佔主導地位向工業佔主導地位的轉變,德惠市畜牧業的産值佔農業總産值的比重由17%提高到67.7%。
“沒有德大,就沒有德惠的肉雞産業;僅有德大,也不會形成如今‘巨龍騰飛、群龍共舞的局面。”在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的帶動下,近幾年,德惠市先後有40余家牧業公司涉足肉雞産業,既加劇了行業競爭,也促進了肉雞産業的快速發展。
圍繞肉雞、肉牛、生豬、玉米深加工、稻米精加工、休閒食品、生物化工、酒業、油脂、蔬菜等重點産業,通過引進外資,激活民資,啟動內資打造一批龍頭企業,德惠市形成了龍型經濟産業集群,構建了加工多元化、産品系列化、企業集團化的發展格局。
2017年,德惠市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32戶,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64戶,其中國家級9戶,省級21戶,市級34戶。截至目前,德惠市新申報省級龍頭企業3戶,德惠市級龍頭企業3戶。
從1991年德大正式投産到今天,整整27年過去,德惠市由此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肉雞之鄉”的稱號也響遍全國——是德惠成就了德大,但德大也改變了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