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白山市上下聯動 全面推行河長制

2018-10-26 10:25:31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只為源頭清水流——白山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紀實

白山市上下聯動 全面推行河長制

白山市上下聯動 全面推行河長制

  近幾年,由於白山市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使渾江的水質和大氣環境品質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使各類水生生物得以休養生息,並給遷徙的野鴨提供了天然美食,良好的環境又給野鴨創造了自然的生存空間。

白山市上下聯動 全面推行河長制

 渾江流域疏浚清淤整治作業現場。

白山市上下聯動 全面推行河長制

 松花江漁歌 。李華安 攝

  吉林日報10月26日訊(王春寶 張俊增): 流經白山城區的渾江,魚翔淺底,引來眾多市民在此休閒垂釣。

  城北的青山湖景區五彩斑斕,行走在林間,掬一捧沁心涼的溪水,讓心靈盡享大自然的饋贈,感受靜謐與和諧。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深秋的夜晚,安逸寧靜的鴨綠江龍山湖令人陶醉。

  這份愜意與清涼,得益於白山市近年來持續保護生態環境和突出綠色發展的基調。

  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查幹湖視察時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東北的一個優勢。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

  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白山市堅持“生態立市”戰略,在水體保護上全面推行河長制落實,採取“實名制”“明查+暗訪”、集中整治、創新施策的方略,實現了境內12個國、省控考核段面全部達標,一條條江河構成了一幅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圖畫。

  上下聯動,護河施行“實名制”

  治水不治源,九載亦何有?“源”為治水的根本。

  白山市地處長白山腹地,境內山峰林立,溝谷交錯,植被茂密,河流縱橫,坐擁鴨綠江、松花江兩大水系,大小河流432條,其中流域面積達5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4條,100至500平方公里河流41條。可見,保護範圍之大,任務之艱巨。

  為徹底實現正本清源,白山市把全面推行河長製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舉措,從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吉林省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先行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加強河湖管理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此項工程擺在全市工作的核心位置。

  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總河長的領導小組,14位市級河長狠抓部署,18個成員單位各司其職、主動作為,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一把手”親自抓、黨政“一班人”共同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單位部門層層抓的良好局面。

  白山市委書記張志軍強調:“要把實施好河長制放在貫徹十九大精神層面來提高認識、抓好落實,要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的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河長制落實,加強水環境治理,讓黨中央和省委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市總河長、市委書記張志軍,市長王冰每次到基層開展調研檢查工作時,都將巡河工作做為一項工作內容,主要領導既挂帥、又出征,帶動各級河長嚴格按照市級河長每月巡河一次,縣級河長每月巡河兩次,鄉村級河長每週巡河一次的要求,履職盡責,主動巡河,有效解決了一大批河道沉積多年的問題。市級河長在巡河中突出解決了垃圾、排污口、侵佔河道、畜禽養殖和非法採砂等5個方面69個問題。

  8月23日至25日,受颱風“蘇力”影響,白山市區降下特大暴雨,導致江河水位猛漲,發生大洪水。

  “以往發生洪水時,河道內佈滿垃圾、浪材等漂浮物,造成部分橋孔堵塞,河道水位增高,致使河水出槽,加重災情。”曾在白山市防汛辦工作過的閆錫駿對以往的洪水仍有餘悸。

  他説,今年的這次洪水,垃圾明顯減少,浪材等漂浮物幾乎沒有,河道行洪順暢,有力地證明了白山市實施綠色轉型振興發展的戰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全面實施河長制,開展河道清障、垃圾清理等專項行動取得了成效,保證了洪峰安全通過市區,降低了災害損失。

  “明查+暗訪”,資金保障見成效

  重擔在肩思己任,不用揚鞭自奮蹄。

  有壓力,才能有動力,有資金,才能見成效。

  年初以來,白山市採取河長辦每週督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專項督查,市級河長重點問題督查等多種方式開展了56次督查。同時,採取“明查+暗訪”方式,對發現的問題立即形成整改督辦單,下發至縣級河長本人,並將督辦單報送至市總河長、副總河長、市級河長、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對同一問題督辦兩次未解決的移交紀委監委啟動問責機制。

  在高壓、追責形勢下,河長製成員單位協同聯動、各司其職,高效率推進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等主要任務,形成了治水管水的工作合力。目前,白山市已有1名鄉級河長、1名村級河長因履職不到位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通過加大巡查、嚴格監督,達到問題整改促進工作的目的,切實推動了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督查追責威懾有效,資金投入保障見整治決心。河長制實施以來,白山市累計投入資金14.3億元,先後實施了全市河道堤防建設、綠色廊道建設、鴨綠江景觀帶建設、黑臭水體治理、城鄉垃圾收集和污水處理設施改造、面源污染治理、珍稀瀕危物種增殖放流、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等項目,為提升水質、改善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半年,白山市境內12個國、省控考核段面,全部達到考核水質標準。其中,4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鳩谷、葫蘆套、大陽岔3處斷面均達到Ⅱ類標準。8個省級考核斷面,參鄉一號橋、撫生渡口、二十三道溝等5個斷面達到Ⅱ類標準,高於Ⅲ類標準要求。多年絕跡的珍惜魚種、蝲蛄又重新回到河裏。

  7月9日,省環境保護委員會通報了2017年度全省水環境品質狀況和“水十條”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白山市水環境品質狀況全省排名首位。9處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水環境品質位居全省前列。

  “在‘河長制”沒有實施前,河道兩側經常出現廢棄物、雜物亂扔亂堆現象。現在,河道兩側已經沒有亂堆亂放現象了,河水清澈見底,魚蝦也漸漸多了起來,小時候常見的蝲蛄、狗蝦也出現在河中。”説起“河長制”取得的成效,靖宇縣景山鎮陽岔河村書記、村級河長尚文玉深有感觸。

  集中整治,化解“陳年舊賬”

  既盯熱點、難點,又查“陳年舊賬”。

  白山市緊密結合環保督查涉及問題整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市“十大攻堅”等專項行動,把保護生態環境、污水防治攻堅戰作為主攻方向。

  先後開展了全市河道環境整治、打擊非法採砂、非法排污、非法捕撈及保護水源地、清河行動、入河排污口調查、河道清潔整治等專項行動,重點對路邊、村邊、鄉邊、城區邊的河道環境進行高密度巡查、督查,高強度整改。

  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垃圾19.55萬噸,清理侵佔河道492處、河岸廁所157處、煤泥沉澱池12處,搬遷拆除365處畜禽養殖污染源,取締63處非法採砂場,封堵142處排污口,查處37起非法捕撈案件,投放垃圾箱2277個,在水源地保護區內安裝了標誌牌和隔離網。

  2017年6月開工建設的城區4條黑臭水體綜合整治,金坑河(含月牙河)、鹼廠溝河、黑臥子河、板石溝河河道清淤和截污納管工程,已完成管線鋪設4828延長米,河道清淤及垃圾清理18857立方米,修建河堤2450延長米,提高護岸1070米,鋪設人行道方磚3000平方米。預計到今年年底前,可完成黑臭水體80%的消除目標。

  在專項整治行動中,全市共查處18起破壞河湖環境違法犯罪案件,18名涉案當事人分別處以批捕或行政拘留,對河道違法行為起到了極大的震懾效應。同時,統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水源涵養林造林等工作,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有效發揮了作用。

  渾江區板石街道黨工委書記呂傳甲説:“河長制實施兩年來,街道投入資金200余萬元,組織沿河各村人員3600余人次,出動鏟車、挖掘機、運輸車輛等各種機械1270余臺次,清理出水面漂浮物、廢棄物和各種生活垃圾6500多噸。通過整治,河流煥然一新,基本接近‘原生態’。”

  “陳年舊賬”治理有成效,保持長久更是關鍵。

  白山市通過政府網站、報刊廣電等媒體平臺,以及長白山新聞網、長白山之窗、微信公眾號“看白山”、政務微博“白山發佈”以圖片、文字、音視頻等方式,向社會廣泛宣傳河長制工作。在公路、河道等顯要位置設立河長制公示牌746塊,公示了河流概況、河長信息、河長職責、管護目標、河長制辦公室監督電話、巡河員聯繫電話等信息,並製作河長制專題片定期在白山電視臺滾動播出,提升群眾“愛河、用河、護河”的環保意識。

  同時,開展“守護一江十河、爭當義務河長”活動,通過聘任義務河長、義務監督員、義務保潔員等活動,積極引導全社會關心、愛護水環境。積極推進河長制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開展河湖環境保護進校園、“小手拉大手”主題活動,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通過宣傳河長制贏得群眾的廣泛支持,河湖管理保護逐漸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

  創新施策,全員發力更精準

  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角色轉變。

  渾江區板石街道結合本地實際,探索河道治理保護的“責任網格化”新模式。按照地形條件、廠礦企業密度、人口居住等情況對域內河道劃分為32個網格,將機關幹部、村幹部、社主任分配至各個網格內,對網格內河道垃圾進行清理,對網格內的居民進行宣傳、教育,打通治河“最後一公里”,讓河長制在基層落地生根。

  同時,展開四級巡查制,把工礦集中區區域河流作為一級巡查管理,街、村、社及上級包保部門共同進行管理,每天巡查一次,不定時進行抽查;居民集中區區域河流作為二級巡查管理,街、村、社三級部門進行管理,每天巡查,定時清理;農田集中區域河流作為三級巡查管理,村、社兩級每天巡查,街道定時巡查;山林管護區區域河流作為四級巡查管理,街、村兩級領導幹部每月進行一次巡查。

  長白縣結合邊境縣的地域優勢,探索軍民融合巡管協作新模式。長白縣鴨綠江為中朝兩國界河,為充分發揮軍警部門巡防固邊前沿優勢,豐富江河日常監管巡查內容和形式,切實做好河道巡查管護工作,商請邊防軍警單位參與河長制推行工作,在日常巡邏中同步對河道進行巡查。

  邊防軍警巡邏人員在正常邊防巡邏時,如發現河道垃圾、水域岸線佔用,私搭亂建、污水直排江河等水生態、水環境破壞方面的問題,隨時與河長辦聯繫反映,河長辦將問題及時通報給相關職能部門或河長,迅速解決。

  為全面推行河長制,長白縣嘗試將河長制從政府走向企業,形成全社會參與氛圍,商請沿江、沿河企業參與河道日常監管巡查,推行河道企業認領制。由沿江、沿河企業認領周邊河道,參與河道日常巡查,定期開展清河勞動,協助河長履行工作職責,實現企業由“旁觀者”到“守護者”的角色轉變。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守護碧水藍天已成為每個白山人的責任和使命,白山正向著“生態宜居”目標闊步前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