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南氣北運”LNG罐式集裝箱到達長春 從此冬季“氣荒”破題?
中國吉林網11月22日訊(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每到冬天,人們最不願意聽到的就是天然氣荒。
不過眼下似乎有了破解氣荒的良方。16日,中國吉林網了解到,近日在錦州港口舉行的我國首船LNG罐箱試運試儀式上,“中海油”從“樂從號”卸載LNG罐式集裝箱的第一時間第一批次,將“南氣北運”的十個LNG罐式集裝箱船運接力汽運,LNG罐式集裝箱被運送到“南氣北運”最遠距離的內陸終端——長春。
説起這“南氣北運”絕對是大動作。它是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交通部三部委聯合批准創新LNG運輸方式的試點項目,利用中國海油洋浦接收站放空的産能,通過LNG罐式集裝箱實現液化天然氣“南北握手”,進而開啟“南氣北運”。
本次試點運輸的LNG罐箱整體氣化能力達25萬立方米,可滿足冬季北方一千居民十天的生活取暖用氣。而到達內陸終端長春,標誌著LNG罐箱海、陸聯運實踐邁出了第一步。
“南氣北運”對滿足北方地區冬季清潔採暖需求、保障供氣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馮海城在接受中國吉林網採訪時表示,LNG罐箱具有“宜儲宜運”,靈活性強的特點,但是在海運轉為陸運的安全運輸過程尚為首次。此次運輸克服了運輸路面顛簸、彎道傾斜、罐內液體的運動對車輛運行有影響等因素,安全高效確保“南氣運”LNG罐箱在陸地運輸安全到達長春。此舉將使得東北地區LNG傳統的調峰氣源地位,上升為主力氣源之一,從而為東北地區的冬季保供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外,本次“南氣北運”海、陸聯運試點成功後,中海油方面將會繼續推進LNG罐箱運輸方式進入冬季寒冷、週期長的東北地區。另外,也為今冬明春北方天然氣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撐,更為冬季民生用氣作出了有力的保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