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1月15日電(記者 段續 張博宇):在吉林市,如果將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的全部流程列印出來,需要一張4.3米長的A4紙。這兩年,通過一系列優化精簡,這張圖縮減到了1米,企業辦事效率不斷提高。
395個要件、142個審批、165個工作日……改革前,企業投資核準類項目要經歷如此“漫漫征途”。如今,投資項目環節減少了一半,時間縮短了70%。“57個要件、38個工作日即可辦結。”吉林市“只跑一次”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畢克千説。
減項不簡單。怎麼改?先加再減。吉林市先把各個事項拆到不能再拆,市一級700多審批事項,拆出來4016個名目。誰卡脖、誰制約,清清楚楚擺出來。
還對這些事項進行大數據分析:有的一年能辦8萬件,屬高頻事項;有的一年也沒人辦,是“僵屍事項”;有的根本用不著辦,是無用事項。
辦事部門清晰分出重點,先加後減,好處多多:權責明晰了,相似的合併,沒用的砍掉;企業辦事的“材料袋”打散了,辦啥用啥清清楚楚;流程透明瞭,權力被關進網絡系統的“籠子”,杜絕“黃牛”漁利。
吉林省中科聚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立志深有感觸,這家高新企業要在吉林市投建一個聚芳醚酮生産廠。“按老流程,2018年5月辦手續,至少2019年4月才能辦完。”王立志説。
精簡提效以後,王立志在2018年12月就辦結了手續,足足省下近半年。“我們改動設計耽誤了20天,要不11月就能完事。”王立志説。
改革效果正在浮現:全市5000多名住房公積金專管員,每年少開8萬餘份審批表,企業個人存取公積金更方便;在政務大廳推廣綜合服務窗口,一窗涵蓋多項職能,減少辦事人奔波;推出微信叫號系統,等候時間、等待人數都有提示……“未來改革空間還很大,還要持續提高服務意識。”畢克千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