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省應急管理廳提示:降溫啦!低溫天氣作業 防護措施要做好
中國吉林網1月18日訊(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曉東):連日來,受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影響,部分地區最低氣溫接近歷史低溫極值。吉林省應急管理廳提示,在寒冷的冬季,戶外低溫作業十分普遍,作業過程中需要採取哪些安全防護措施格外值得注意。
什麼是低溫作業?
低溫作業是指在生産勞動過程中,其工作地點平均氣溫等於或低於5℃的作業。
哪些屬於低溫作業?
1.冬季寒冷地區從事露天或野外作業,如建築施工、電力輸變電線路施工與維護、地質勘探、漁業、野外考察等。
2.江、河、水庫的水上水下作業,水廠的水管爆裂搶修作業,海洋的水上及水下作業等。
3.在室內因條件限制或其他原因而無法取暖的作業,如在冷庫、地窖等地進行的作業。
低溫危害有哪些?
在低溫環境中,人體由於散熱快,會引起全身各系統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如果長期在低溫環境下工作,可造成局部性或全身性損傷,嚴重者甚至會引起死亡。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季十分寒冷,加之經常受寒潮、冰凍等極端天氣影響,冬季露天作業時,人員極易發生冷傷。
當作業人員的手或皮膚的溫度降至15.5℃時,操作功能開始受影響。體表溫度降至10℃ 到12℃時,觸覺開始減弱。體表溫度降至8℃時,即使是非精密操作也會變得十分困難。當體表溫度降至4℃到5℃時,作業人員將會完全失去觸覺和知覺,大腦功能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時間延長、作業失誤率升高,甚至可能産生幻覺。低溫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也有一定危害。
寒冷對機體的損害作用,統稱冷傷。冷傷分凍結性冷傷和非凍結性冷傷兩大類。低溫環境會讓人的體溫迅速下降,在極端低溫條件下,短時間內便會使人體組織出現凍痛、凍傷和凍僵等狀況。當人體在低溫環境中暴露時間不長時,可以依靠自身溫度調節系統,保持深部溫度穩定。
但暴露時間較長時,深部溫度逐漸降低,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低溫症狀,如呼吸和心率加快、顫抖等,繼而出現頭痛等不適反應。
當深部溫度降到30℃~33℃時,肌肉將由顫抖變為僵直,失去産熱作用。長期在低溫條件下勞動,易引起肌痛、肌炎、神經痛、神經炎、腰痛和 風濕性疾患等。
發生凍傷怎麼辦?
現場處理:迅速脫離受凍現場,進入溫暖的室內(室溫不低於20℃),脫掉衣服,抬高受損的肢體。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應進行心肺復蘇並及早送至醫院。
復溫治療:將凍傷部位置於40℃至42℃的溫水中。
繼續保溫處置:復溫後的凍傷部位應繼續進行保暖保溫,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
保護受凍部位:復溫後的凍傷部位應以柔軟的材料進行包裹,切忌擠壓。
低溫作業應採取哪些防護措施?
1.有關單位需按照國家制定的勞動保護規章制度履行責任,為職工提供應有的防凍保暖措施,定期對作業工人進行健康檢查,做好健康監護工作。凡是年齡在50歲以上,且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胃腸功能障礙等疾病的人員,應及時調離低溫作業崗位。
2.工作環境上,施工單位應盡可能實現自動化、機械化,避免或減少人員低溫作業。嚴格控制低溫作業時間,在冬季寒冷作業場所,要有防寒採暖設備,露天作業要設防風棚、取暖棚。此外,還要選用導熱系數小、吸濕性小、透氣性好的防寒服裝。
3.作業過程中,工人必須穿戴好防寒服、鞋、帽、手套等保暖用品。防寒衣物要避免潮濕,手腳不能縛得太緊,以免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工作地點附近應儘量設置更衣室、休息室,保證工人有足夠的休息次數和休息時間,有條件的最好讓作業後的工人沖洗熱水澡。
4.日常生活中,低溫作業人員也可以通過加強鍛鍊的方式提高對寒冷、低溫的適應能力。可用冷水洗臉、洗手、洗腳等方式提高機體禦寒能力。但這類耐寒鍛鍊,也要因人而異,要考慮體質強弱、年齡等,方法上也應注意循序漸進。
5.飲食方面,由於受低溫環境的影響,人體機能和營養代謝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因此,低溫作業工人應特別注意飲食。要少吃冷食,以免冷食對胃腸道産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可以食用高熱量的食物,增加體內代謝放熱以提高耐寒能力。熱食應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為主,如瘦肉類、蛋類、魚類、大豆和豆製品等,還可以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