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試點先行 穩步推進 今年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繼續擴大範圍
長春日報5月13日訊:生活垃圾分類,節能環保、利國利民。隨著5月1日起《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正式實施,引起大家對生活垃圾分類的關注。2019年,是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擴大試點階段,截至今年年底,長春市將在2019個公共機構、311個封閉式物業管理小區和291家大型企業實行強制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分步實施 擴大試點範圍
垃圾分類處理是長春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事關民生福祉和城市可持續發展,長春市採取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辦法推進這一工作。
2018年3月,長春市出臺了《關於推進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工作原則、目標任務、實施範圍、分類標準、運行模式、責任分工等內容,本著分步實施的原則,利用三年時間進行推進。
2018年為示範試點階段,確定公共機構795家、大型企業9家、居民小區50個為試點單位。目前,各區試點單位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已基本完成安裝,入戶宣傳和登記已經開始,2019年5月份起開始全面啟動運行。
2019年為擴大試點階段,確定公共機構1224家、大型企業291家、居民小區261個為試點單位,重點打造以街道、社區為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2020年為推廣實施階段,公共機構覆蓋率達到100%、大型企業覆蓋率達到95%以上、物業管理小區覆蓋率達到60%以上。
2021年至2035年為深化鞏固階段,確保大型企業和物業管理小區覆蓋率逐步達到100%,小餐飲、小商家等小型企業,以及開放式居民小區覆蓋率逐年提升。
上下聯動 統籌協調推進
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有效推動。
長春市市、區兩級分別成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建立了工作協調機制,制定《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規範》,明確了分類標識、設置標準、工作模式、責任劃分等內容,細化了各城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以及街道辦事處、社區的工作任務與職責。同時,下發《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評辦法》,細化分解任務,量化考核指標,按照“市、區、街道”三級管理考核體系,制定任務分解表,強化日常監督考核。
為全面推進各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長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下發了《關於推進全市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方案》,長春市衛健委下發了《關於印發推進長春市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長春市教育局下發了《關於印發<2019年度在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了2019年全市黨政機關、醫療機構和學校等公共機構在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黨建引領、宣傳教育和監督考評等方面的具體要求。
完善設施 實現無縫對接
分類投放只是生活垃圾分類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實現垃圾分類,還必須有相對應的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等一系列系統,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將造成整個系統失靈。
目前,長春市有大型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4座,其中: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日處理能力2600噸,被國家評為東北三省省會城市中唯一的一座一級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吉林省鑫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2000噸,各項環保排放指標符合國家標準,二噁英的排放低於歐盟標準,同時符合國家節能降耗的産業政策;市餐廚垃圾處理中心,日處理能力200噸;吉林省藍天固廢處理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日處理能力為200噸,可實現全市有害垃圾無害化處置。
為了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長春市還建設了小型生活垃圾分類轉運處置站,日處理能力30-50噸/座,處置環節主要包括傳送、破袋、分揀、破碎、加熱、發酵等,最終實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目的,實現居民生活垃圾就地就近處置,目前已完成建設5座。
(撰稿 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