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看,那幅美麗鄉村新畫卷——凈月高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筆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圖為位於凈月高新區新湖鎮的慢山裏田園綜合體項目。
美麗庭院,乾淨人家。
長春日報5月31日訊:初夏時節,走進凈月高新區新湖鎮、玉潭鎮、新立城鎮,一幅生機勃勃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田野裏的莊稼鉚足了勁兒生長;一條條道路縱橫交錯,伸向遠方;一幢幢房舍錯落有致,房前屋後乾淨利落;一個個農業産業項目落地生根,村民在家門口搖身變成了工人,一張張笑臉寫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冀……
沃野裏共築田園夢想。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根據《凈月高新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2018-2022)》,今年,凈月高新區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優化鄉村佈局,立足資源優勢、産業優勢和生態優勢,改善農村民生,繁榮農村文化,創新鄉村治理,推進農村現代化;加強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
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旅遊休閒産業已經成為凈月高新區新湖鎮的支柱産業。慢山裏田園綜合體、天怡溫泉、各種採摘園等,已經成為遊客、市民度假休閒、放鬆身心的首選之地。
以都市農業發展拉動農村産業升級,是凈月高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適應現代旅遊業發展新趨勢,按照留住鄉愁、展示鄉貌,把傳統民居改造成“民宿”,建設特色小鎮、美麗村莊;按照農民以宅參股、村(企業)統一經營的模式,著手謀劃特色“民宿莊園”,滿足市民夏季到農村生活、南方居民避暑和體驗冰雪的需求;打造面向城市家庭的農事體驗園,適應家庭式組團體驗,或租賃或認領土地,自我耕種,體驗農事活動……這些探索和嘗試為凈月高新區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凈月高新區還將以新型經營主體建設推動農業現代化。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不變政策,在保護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的前提下,放開土地經營權,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加快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在新湖鎮、玉潭鎮、新立城鎮的13個村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平臺,為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供全程服務。
設立扶持基金70萬元,扶持5至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加快帶動農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和産業化邁進,推動農業生産關係調整和産業升級,為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打好基礎。
以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為基礎,推進農村股份合作、信託經營等經營管理模式創新,全面盤活農村集體資産,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打造集體經濟強村。
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今年4月,一場鄉村環境清理整治大會戰在凈月高新區展開。對村屯內“亂堆、亂放、亂佔、亂建、亂排”和侵佔河湖藍線、林業用地等問題進行全面清理整治,達到村屯整潔有序,河湖林水岸線清晰的效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為美麗鄉村建設打好基礎。
截至目前,凈月高新區22個村165個屯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已經全面鋪開,拆除違法建築63處、旱廁286個、苞米樓1452個;清運柴草垛2461個、建築垃圾殘土2503立方米,清理路邊溝45300米……農村的人居環境得到提升,凈月高新區正在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我們加大了資金投入。”凈月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先後投資5000萬元實施38個屯的美麗鄉村建設;投資1000萬元為長清公路到長伊公路(玉潭鎮友好村至新湖鎮加官村)增設448盞路燈;投資6500萬元實施50公里戶戶通水泥路及維修工程;投資5601萬元進行3269戶衛生廁所改造工程。“這些工程都將於10月底前後完成。”凈月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説。
與此同時,還將按照保護與修復生態系統的要求,深化河長制的落實,強化源頭控制、水陸統籌、防治兼顧,系統推進污染防治及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不斷改善水環境品質,落實好水源地保護政策。
實施農業面源污染減控工程。落實農藥化肥減量行動,支持病蟲害生物防治、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施用、秸稈還田和綜合轉化利用工作開展;探索秸稈綜合利用和鄉村能源調整,解決農作物秸稈轉化利用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凈月高新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注重規劃引領。今年將完成13個村的鄉村發展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對重點建設村莊進行全面系統的規劃,明確各村擬建設的重點屯及建設項目、標準和形式。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
——推進農村實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落實凈月高新區專業人才統籌使用制度,提高農村專業人才服務保障能力。加大“三農”領域實用專業人才培育力度,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等,實施“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工程。
——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以農業生産服務、農村社會管理、涉農企業用工和農村特色手工藝為主要內容,對農民、農技人員、農業經營管理和農村社會管理人員等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以增強農民創業意識和能力為重點,對農民開展創業培訓,打造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的“新農人”。
——優化鄉村人才發展環境。以凈月眾創大廈、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吉林省青年創業園等雙創孵化器為載體,探索構建“三農”領域創業創新的服務平臺,加強信息資源整合、政策集中發佈和農業實用人才的培養。統籌開展鄉土人才示範培訓,培養一批技藝精湛、紮根農村、熱愛鄉土的鄉村工匠、鄉土“文化能人”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引導和支持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技術人才等下鄉擔任志願者,以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凈月高新區,在鄉村振興這份“考卷”上,演繹出別樣的精彩。 (撰稿/供圖 張曉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