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7月8日訊(劉大易 王奇峰):産業是脫貧之基。近年來,大安市將産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統籌整合涉農資金19.27億余元,打捆投入扶貧領域,構建起“六重疊加”産業扶貧新格局,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初的15%下降到1.3%。
推進種養産業疊加。扶持貧困戶發展大棚4026棟、養殖畜禽115.97萬頭(只、匹),帶動貧困戶22224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弱鹼米、西甜瓜、花生、黃菇娘等為代表的特色種植産業亮點紛呈,以肉羊、生豬、肉雞、狐貉、生態鵝為代表的特色養殖産業蓬勃發展。
推進庭院經濟疊加。初夏時節,走進太山鎮寶石村貧困戶魏亞賢家的院子,綠油油的青蒜長勢喜人,“能賣8000多元,足夠一年的花銷了。”從2017年開始,大安出臺政策,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的,給予每平方米3元補貼,每戶最高補貼1000元。貧困戶房前屋後種上花生、萬壽菊、紅辣椒等經濟作物,戶均年增收1200元。
推進光伏項目疊加。目前,大安全市光伏扶貧總裝機規模達16.33萬千瓦,其中0.83萬千瓦村級電站收益交給所在村。2018年項目收益2100萬元,今年增加到3200萬元。
推進生態補償疊加。實施草原保護産業扶貧項目,按總投資的60%對人工草地建設、草原更新復壯改良、草原水利設施建設和草原圍欄建設進行補助,貧困戶以自身享受的一萬元貼息貸款入股,草原建設保護主體拿出收益的10%至15%對貧困戶進行扶持,每年帶動30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250元;32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還變身生態護林員,收入6300元以上。
推進電商扶貧疊加。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進農村契機,建成村級電商服務站182個,其中實現94個貧困村全覆蓋。在今年省“電商村”“電商鎮”評選中,有5個村和1個鎮成功躋身。通過杭州寰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淘寶直播”合作,以網紅直播形式利用網絡平臺銷售黃菇娘等農産品,拓寬農産品上行渠道。前5個月實現網上交易額3780萬元,帶動165貧困戶增收。
推進經營主體疊加。2017年發放扶貧貼息貸款1.28億元,支持27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2565戶貧困戶聯結帶動;2018年為267戶貧困戶累計發放金融扶貧小額貼息貸款1313萬元。今年已完成182個村13910戶貧困戶的評級授信工作,簽發貸款證1080個,授信額度4127萬元;發放扶貧小額貸款711戶、292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