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吉林省法院“夏日閃電”執行專項行動綜述

2019-08-08 09:42:18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朝乾夕惕盡職守 披堅執銳戰執行——全省法院“夏日閃電”執行專項行動綜述

  吉林日報8月8日訊(梁宇菲 陳杏雲 記者 粘青): 6月1日至7月31日,炎炎烈日下的吉林大地掀起一場執行風暴。

  全省法院週密部署、迅速集結,以雷霆之勢開展“夏日閃電”執行專項行動,重點針對涉黑涉惡財産刑執行案件、涉金融機構執行案件、涉民生執行案件以及小標的執行案件等四類案件加大執行力度,用足用好強制措施,通過執行一批、打擊一批、救助一批,努力提升案件的執結率和執行到位率,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司法溫度。

  61個日夜,1464個小時的頑強拼搏,全省法院共執結案件26308件,執行到位標的額40.63億元。專項行動期間,共司法拘留503人,罰款393.85萬元,拘傳724人,強制搜查61人,追究拒執罪16人,將2663個自然人和19個法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出境176人,限制高消費12903人,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有力震懾。

  全天候出擊,啟動精準執行作戰模式

  為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向“切實解決執行難”換擋提速,繼年初開展“春雷行動”取得豐碩戰果後,吉林省高院制定“夏日閃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全省法院梳理案件臺賬,逐案登記造冊,逐案落實執行責任人,並對專項行動實行日統計、周調度、月通報,持續壓實責任。

  號令如山。全省法院迅速行動,採取“一把手抓、抓一把手”、領導包案、團隊作戰的方式,對照結案的任務和目標,堅持挂圖作戰、跑表計時,對案件逐個分析研判,因案施策,實行銷號管理。長春中院制定《執行實施分段集約及團隊化改革的方案》,將執行全流程分解為執行啟動階段、執行實施階段、案件結案階段,包案到人,限期結案。延邊地區實行保障執行力量、包案到院領導、分片包工作到人的“三包保”制度,通過案件協同執行,有效緩解了案件量大的基層法院的辦案壓力。

  為切實提升案件執結率,各級法院針對不同類型的執行案件,區分輕重緩急,創新執行方式方法,針對被執行人難找的特點,開展“夜間執行+淩晨突擊”相結合,取得了較好效果。

  汪清縣法院組織10名執行幹警于淩晨3點半出發,對3名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被執行人進行拘傳,2件執行案件當場達成執行和解協議,1件案件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吉林市船營區法院挑選上下班、夏季晚飯後散步等人流外出集中時間,通過“當場拘留+現場宣傳”的方式,成功迫使9人自動履行,達到執行一案、教育一片、影響一方的良好效果;前郭縣法院嘗試在淘寶網上拍賣被執行人的手機靚號,最終以4萬元的價格拍賣成功……

  護航金融安全,營造司法服務“暖環境”

  在執行一起標的額近6億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中,吉林省高院指導松原中院成立專案組,依法凍結被執行人賬戶,發出限制消費令,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並對不配合執行的其上級部門罰款100萬元。在強大的執行壓力下,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案件得以執結,有效化解了地方金融風險,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專項行動期間,全省法院針對金融債券執行案件妥善研究執行對策,共執結涉金融機構案件3097件,執結標的額11.73億元,有效防範和化解了金融風險。

  在執法辦案的同時,各級法院為進一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廣泛開展面向金融機構的涉金融法律知識宣傳、講座、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的普法活動。

  “法院站在企業的角度,兼顧雙方利益,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既保障了國有資産不受損失,也使其他企業免於陷入困境,體現了法院敢於擔當作為和司法為民宗旨。”某涉案企業負責人表示。在這起涉案標的近億元的建築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的執行過程中,長春中院不拘泥于傳統財産處置變現手段,讓被執行人通過市場手段將損失降到最低,實現財産價值最大化,促進雙方糾紛的徹底解決,得到雙方當事人的一致稱讚。

  專項行動中,各級法院牢固樹立謙抑、審慎、善意等執行理念,本著既要將案件執結、維護勝訴企業的合法權益,又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市場主體正常的生産經營活動的思路,加大涉企案件執行力度,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密織民生保障網,讓司法溫度可觸可感

  6月28日上午,王女士為琿春林區法院執行局送來了一面印有“高效為民真辦實事,依法速結案款到位”的錦旗。半個月前,王女士到法院申請執行一起借款糾紛,從立案到結案只用了短短的13天,王女士便收到了屬於她的本金與利息,長達7年的借款糾紛就此畫上句號。

  同一天,在白河林區法院,5名農民工也拿到了被執行人一直拖欠未給的勞務費。拿到執行款後,5名農民工向為此案整整忙碌了3個月的執行幹警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全省法院按照“兜底數、織密網、建機制”的思路,建立了追索勞動報酬、醫療損害賠償、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等9類涉民生案件的專門臺賬,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推出新舉措,健全完善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工作機制。

  各級法院充分運用快速執行機制,啟動涉民生案件“綠色通道”,做到優先執行。白城中院形成執行立案快、查詢凍結快、結案發款快的“三快”模式,全程提升案件辦理速度;遼源市西安區法院重點清理涉及追索工資報酬等涉民生案件,成功執結了一起長達6年的“骨頭案”,為22名農民工要回工資款共計14萬餘元,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為妥善化解涉民生執行難案件,助力“精準脫貧”攻堅戰,行動期間,各級法院針對被執行人無可供執行財産,而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急需幫助的涉民生案件,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支持,爭取專項資金開展司法救助,全省共向68件執行案件的83名被執行人發放了司法救助資金265.57萬元。

  此外,吉林省高院積極創新執行舉措,與人保財險吉林省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人民法院+人民保險”法保聯動常態化合作機制,在執行懸賞保險、執行救助保險、訴訟保全保險等方面開展合作,以保險服務銜接司法實務,推動破解執行難題,為健全完善解決執行難長效機製作出了有益探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