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項目作引擎 發展挺脊梁——吉林省項目建設走筆

2019-08-23 11:09:15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吉林日報8月23日訊(記者 聶芳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4年來,以“三早”“三抓”春季行動為號角,吉林省項目建設擊鼓奮進、熱潮涌動,一幅壯麗宏大的項目建設畫卷在白山松水間全面鋪開。

  一個個産業園拔地而起,一條條交通線相互交織,一個個建設工地陸續啟用……從高速發展到高品質發展,吉林大地,項目建設之花次第盛開。

  唯“早”能“先”,項目建設掀起新高潮

  近年來,從“謀劃之冬”到“發展之春”,從“成長之夏”至“收穫之秋”,在項目建設的戰場上,吉林人民的奮鬥從未停歇。

  伴隨著“三早”衝鋒號,吉林省項目建設一派火熱景象:機器轟鳴、吊塔林立、車輛穿梭,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科技感十足的生産線陸續投産……

  2016年以來,“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形成強大動能,推動全省上下迅速行動起來,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決戰決勝的姿態,掀起全省項目建設新攻勢、新高潮。

  2017年,“三早”行動如約而至,踏查組陣容再度升級,23位省級領導分兵18路奔赴各地“沙場點兵”,踏查了186個關係“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的項目,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前所未有。

  2018年4月,“三早”行動踏查組再度集結,22位省級領導分兵18路,赴9市(州)、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和有關縣(市)實地踏查“三早”項目,並對踏查的項目提出要求:新開工項目要佔到60%以上,産業類項目要佔到80%以上。

  今年,“三早”戰鼓再次擂響,全省1227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790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822億元。

  從最初的謀劃、紙上的藍圖,到生機勃勃的廠房工地、欣欣向榮的産業園區,大項目如火如荼的背後,浸透著吉林人只爭朝夕、頑強奮進的精神力量。

  激發內生動力,項目建設從高速發展到高品質發展

  必須把項目建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這是全省上下的共識,也是吉林人的信心和決心。

  擼起袖子加油幹的熱潮,在白山松水間涌動。

  在長白山機場停機坪西南側,一個大型建築工地上,機械轟鳴……現場負責人李政告訴記者,該項目是長白山管委會投資10.9億元,于2018年9月25日實施的長白山機場擴建項目,現已完成飛行區部分土方挖運和山皮石換填工程、飛行區臨時圍界建設工程;完成航站區臨時供電工程、圍擋工程、道路工程、土方平整工程、燃氣鍋爐建設工程、雨水管線建設工程、供水打井工程。項目將於2021年5月竣工。

  如今,吉林省項目建設早已告別“剜到筐裏就是菜”的時代,邁進精益求精、品質優化的新時期。

  走進總投資10億元的撫松太安堂人參産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中式倣古建築“天下第一參宮”的牌坊在陽光照耀下格外奪目,富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長白山人參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人參的歷史淵源在這裡得到完美呈現。在人參博物館,記者看到一件用千年香樟木精雕而成的高6.6米、重達6噸的野山參王木雕,參體周圍還雕刻了166處景致,每一處都栩栩如生……

  近年來,吉林省加快産業結構優化步伐,汽車、石化、農産品加工等傳統支柱産業新活力加速形成;醫藥健康、裝備製造、建築、旅遊等新優勢産業持續壯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衛星及通用航空、精密儀器與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新興産業加快發展。

  大眾Q工廠項目竣工投産、“新紅旗綠色智慧小鎮”等特色産業小鎮啟動建設;吉化公司丙烯晴、ABS等産品産量居全國前列;吉林化纖碳纖維原絲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90%;賴氨酸、發酵酒精、礦泉水産量居全國前列……

  從製造到創新,項目建設走精益求精道路

  擁抱新時代,開啟新征程。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創新型項目鑄就了吉林省發展的精彩篇章,將項目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2017年6月26日,“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G123次列車從北京南站出發,滿載著576名乘客開往上海虹橋站。

  “復興號”來了,中國改寫世界速度。這列列車凝結了長客人的創新智慧,締造出“中國製造”的精彩傳奇。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鐵技術專家鄧海告訴記者:“列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絡等關鍵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

  機械手有節奏地舉起油桶,精準擰開油桶蓋子,操作過程平穩有序……這宛若科幻電影裏的鏡頭,出自長春北方化工灌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勾陽説:“作為從事專業細分領域研發與生産的科技型小企業,公司一直專注于專業領域技術的創新與研發。”20年來,他們在危化品灌裝領域只研究一件事情——以機器人取代人。如今,企業初步實現了這一目標:公司生産的灌裝機器人生産線已經有效實現了在危化行業灌裝領域機器換人的生産工藝目標。

  從“大”到“強”,從“量”到“質”,在實現新一輪振興發展的路上,吉林項目建設挑起了大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